【劉大年觀點】謝幕前的拜登總統

2025-01-17

【劉大年觀點】謝幕前的拜登總統

其次,拜登充分利用最後的執政時機,國內政策也未曾停頓,例如核發對台積電的補貼、禁止日本企業對美國鋼鐵的收購案、制裁對美國進行駭客攻擊的中國企業,以及禁止開發離岸新油氣,引起川普強烈不滿;認為拜登蓄意推動與川普相左的政策,增加川普未來施政的困難度…

【本田善彥觀點】憶阪神大地震中窺見的「歷史暗渠」

2025-01-17

【本田善彥觀點】憶阪神大地震中窺見的「歷史暗渠」

三十年前,阪神淡路大地震發生(1995年1月17日)時,我在中廣海外部服務,當天上午主管找我,因視重災區神戶為華僑密集的大城市,公司臨時決定指派新聞部王憶慈先生和我到災區採訪報導。我是土生土長的神戶人,當地的地理和民情比任何同仁熟悉,最適合跑災區協助報導新聞…

【何思慎觀點】石破加碼日中執政黨交流防「日本有事」

2025-01-15

【何思慎觀點】石破加碼日中執政黨交流防「日本有事」

石破若能在7月的參議院選舉立於不敗,將在8月15日發表戰後80周年的首相談話(「石破談話」),不在「歷史認識問題」上詭辯「侵略」的石破,可望藉此將日中關係帶離侵華歷史的糾葛,迎來習近平訪日,以「第五份文件」重新定錨日中關係,完成田中角榮未盡之事功…

【蘇永欽觀點】民主失控的管理

2025-01-06

【蘇永欽觀點】民主失控的管理

在我看來,作為新興民主國家,我們必須做的是避免所有已知的反民主作為,比如政府的手應遠離各種媒體與法院和其他保護民主的獨立機關,嚴守所有已知的民主原則,比如最基本的多數統治與責任政治。除此以外,所有政黨和政府部門都應共同以民主管理者自居,跳脫所處的執政或反對地位而從更高的視角掌握民主體制的全局…

【闕志克觀點】跌落神壇的英特爾

2024-12-18

【闕志克觀點】跌落神壇的英特爾

季辛格最大的戰略錯誤很可能是他堅持英特爾應繼續走整合設備製造商(IDM)的路線,將處理器產品的設計和製造都在內部完成。IDM的主要吸引力在於讓設計團隊和製造團隊可以緊密合作,從頭到尾整體優化最終產品。然而,由台積電領軍的半導體代工廠大多奉行客戶至上的服務導向,為晶片設計公司提供了無微不至的設計彈性及使命必達的客製化支援…

【揭仲觀點】潛艦國造量產預算 朝野該如何解套

2024-12-25

【揭仲觀點】潛艦國造量產預算 朝野該如何解套

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已於12月9日完成114年度國防部預算初審,備受矚目的「潛艦國造—第3階段後續艦籌建」(以下稱「國造潛艦量產預算」)首年編列的近20億預算,經表決後通過民進黨委員所擬之主決議,預算全數照列,但需等原型艦通過海上測試後才能動支…

【賴祥蔚觀點】經濟vs.政治?孫正義點破川普關稅大戰的秘辛

2024-12-20

【賴祥蔚觀點】經濟vs.政治?孫正義點破川普關稅大戰的秘辛

日本軟體銀行執行長孫正義宣布會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希望創造10萬個工作機會。早在2016年川普第一次當選美國總統時,日本軟銀也曾表示要在美國投資500億美元,創造5萬個就業機會。孫正義在記者會表示,這次是加倍付出,展現他對川普當選後美國經濟的強大信心…

【衣冠城觀點】川普2.0時代的全球化

2024-12-24

【衣冠城觀點】川普2.0時代的全球化

拜登看似與川普是位在光譜兩端的政治人物,其實在許多方面,拜登只是川普的另一張善於偽裝的另一面。在經濟上,他同樣是經濟民族主義者,同樣地走在反全球化的道路上。川普退出的重要自由貿易協定-「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前身)後,拜登上任也沒有恢復…

【葉家興觀點】吳柳芳與中華隊

2024-12-06

【葉家興觀點】吳柳芳與中華隊

然而,運動員的光彩榮耀是一時的,他們的日子終究要回到長期的現實生活考驗。中華職棒的市場固然可以讓現役球員繼續發光發熱,然而如果球員一旦受傷,職業生涯的保障立即終止。對於曾經為國爭光的運動球員,社會給了足夠的生活保障了嗎…

最新文章

【闕志克觀點】中國突破地理枷鎖的方略
【闕志克觀點】中國突破地理枷鎖的方略

為了打破大西部因位處東亞大陸中心、海運不便的地理枷鎖,中國運用其雄厚的國家資本與基建產業實力,與鄰國合作規劃互惠互利的大型基礎建設項目,並藉以為中國自己開發出可行的替代海運路線…

【陳立誠觀點】前瞻能源仍不足期待─評中研院廖院長的能源新規劃
【陳立誠觀點】前瞻能源仍不足期待─評中研院廖院長的能源新規劃

日前曾任歐巴馬政府能源部部長,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朱棣文出席並發表演說之「永續發展的電力與動力」論壇中,中研院廖院長也是講者之一。但廖院長演說之結論與兩年前之報告完全不同。本文即說明兩者主要不同之處及為何廖院長提出的新規劃仍不可行…

【劉大年觀點】謝幕前的拜登總統
【劉大年觀點】謝幕前的拜登總統

其次,拜登充分利用最後的執政時機,國內政策也未曾停頓,例如核發對台積電的補貼、禁止日本企業對美國鋼鐵的收購案、制裁對美國進行駭客攻擊的中國企業,以及禁止開發離岸新油氣,引起川普強烈不滿;認為拜登蓄意推動與川普相左的政策,增加川普未來施政的困難度…

【本田善彥觀點】憶阪神大地震中窺見的「歷史暗渠」
【本田善彥觀點】憶阪神大地震中窺見的「歷史暗渠」

三十年前,阪神淡路大地震發生(1995年1月17日)時,我在中廣海外部服務,當天上午主管找我,因視重災區神戶為華僑密集的大城市,公司臨時決定指派新聞部王憶慈先生和我到災區採訪報導。我是土生土長的神戶人,當地的地理和民情比任何同仁熟悉,最適合跑災區協助報導新聞…

【何思慎觀點】石破加碼日中執政黨交流防「日本有事」
【何思慎觀點】石破加碼日中執政黨交流防「日本有事」

石破若能在7月的參議院選舉立於不敗,將在8月15日發表戰後80周年的首相談話(「石破談話」),不在「歷史認識問題」上詭辯「侵略」的石破,可望藉此將日中關係帶離侵華歷史的糾葛,迎來習近平訪日,以「第五份文件」重新定錨日中關係,完成田中角榮未盡之事功…

【汪葛雷觀點】捍衛臺灣民主,粉碎民進黨大罷免陰謀!
【汪葛雷觀點】捍衛臺灣民主,粉碎民進黨大罷免陰謀!

筆者在此要鄭重宣告大家,這將是永遠改變國運的一戰。可能會有人認為筆者過於誇大,但實際上絕無誇大。試想,民進黨為求能維持蔡英文時代的絕對優勢地位,過去一年用了多少不堪的手段…

時事

【楊渡觀點】你可以選擇仇恨,我願看見孩子
【楊渡觀點】你可以選擇仇恨,我願看見孩子

朋友從北京回臺灣過年,帶了他的妻子、孩子,和家族的兄弟姐妹,二十幾個人組團,去菲律賓旅遊,避開年節人潮,全家團聚旅行。旅行幾天後要回來,到了機場,卻被阻擋下來,所有人都可以走,唯有他的孩子不行,因為孩子是大陸籍,臺灣不許入境...

【陳立誠觀點】繳電費的是不是利害關係人?—離岸風電行政訴訟的最後關頭
【陳立誠觀點】繳電費的是不是利害關係人?—離岸風電行政訴訟的最後關頭

2018年離岸風電兩次招標,過程違法亂記。監察院於2018年12月針對此案對經濟部提出糾正案,經濟部置之不理。

【劉大年觀點】臺灣申請加入CPTPP的解析
【劉大年觀點】臺灣申請加入CPTPP的解析

中國大陸日前正式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而臺灣也緊隨其後,正式申請加入CPTPP。

【李敏觀點】中華核能學會的立場:非核不可
【李敏觀點】中華核能學會的立場:非核不可

七彩能源:煤、氣、核、水、風、光、地熱、……。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七彩能源各有優劣,都有環境與生態的衝擊,也都有健康的風險。能源供應與價格的穩定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臺灣地狹人稠,能源超過98%依賴進口,能源多元化是必要的。贊成核能的人,從不反對其他能源的發展與使用,但是反核者卻堅持將臺彎80%的電力,放在氣與煤兩項均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並導致溫室效應的能源類型。目前幾乎全世界都認為氣候變遷是人類面臨最大的危機,減少能源使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各國能源政策的當務之急,而核能發電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所有發電方式中最低的,則是毋庸爭辯的科學事實....

【劉怡君觀點】從他國語言政策,談臺灣雙語教育
【劉怡君觀點】從他國語言政策,談臺灣雙語教育

根據2019年EF全球非英語國家的英語程度指標報告,「超高英語精熟度」(Very high proficiency level) 的國家大多是歐洲國家,如荷蘭、瑞典、挪威、丹麥分居前四名。亞洲唯一進入「超高英語精熟度」的國家是新加坡,名列第五。臺灣則是第38名,屬於「中等英語精熟度」(moderate proficiency level) 的國家...

【汪葛雷觀點】臺灣網民為何要逼華碩表態並自取其辱?
【汪葛雷觀點】臺灣網民為何要逼華碩表態並自取其辱?

正常情況下,正常人都會避免自己有機會受辱,如果遇到自己可能沒面子的情況,會設法避免。但在近年來層出不窮的抵制親中企業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臺灣人似乎出現了「自找羞辱」的心理偏好。明知硬要企業選邊,企業會選擇打臉臺灣,卻還是不屈不撓逼企業表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背後反應了什麼樣的心態,十分讓人玩味...

外交

【黃郁媗觀點】崛起中的東南亞
【黃郁媗觀點】崛起中的東南亞

面對中、美兩強的競逐,遊走於抗衡與扈從之間的避險(hedging)已成為許多國家的政策主流,透過與中、美兩強皆保持友好關係,不得罪任一方,也不完全扈從於任一方的方式,以獲取最大的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

【劉大年觀點】俄烏戰爭牽動美中俄經貿關係
【劉大年觀點】俄烏戰爭牽動美中俄經貿關係

俄烏戰爭仍未停火,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也在加碼。最近美國眾議院通過停止與俄羅斯以及白俄羅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ermanent Normal Trade Relations,PNTR),預估未來參議院也會通過,美俄經貿對抗情勢持續升高。

【劉大年觀點】臺灣申請加入CPTPP的解析
【劉大年觀點】臺灣申請加入CPTPP的解析

中國大陸日前正式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而臺灣也緊隨其後,正式申請加入CPTPP。

【許劍虹觀點】連結太平洋與海峽兩岸的「飛虎隊」
【許劍虹觀點】連結太平洋與海峽兩岸的「飛虎隊」

在當今美「中」新冷戰尚未退卻的局勢下,共同研究「飛虎隊」的歷史或許能為太平洋還有臺海兩岸的關係帶來緩和。回顧80年前的這段歷史,國軍、美軍還有共軍都曾經為了打擊軍國主義奮鬥。「飛虎隊」不只能化解美國、中國大陸與臺灣三方的對立,還能讓中華民國政府重新奪回對美還有對陸關係的歷史話語權,應該得到國人不分黨派的肯定...

【王如玄觀點】海外性暴力,政府只能兩手一攤?
【王如玄觀點】海外性暴力,政府只能兩手一攤?

發生在海外的性騷擾事件,一句無司法管轄權就愛莫能助嗎?德國僑圈性騷擾事件,讓人看見政府對性暴力受害者的冷漠,對於號稱亞洲性別平等第一的臺灣,無疑是最大的諷刺。

【練鴻慶觀點】法院認證,謝長廷甩鍋害死外交官有根據
【練鴻慶觀點】法院認證,謝長廷甩鍋害死外交官有根據

2018年9月14日,大阪處長蘇啟誠於官邸輕生,以死明志。臺北市議員羅智強發文直指,「就是謝長廷逼死蘇啟誠」,遭謝長廷提告,近日一審判決出爐,謝長廷敗訴...

兩岸

【黃郁媗觀點】崛起中的東南亞
【黃郁媗觀點】崛起中的東南亞

面對中、美兩強的競逐,遊走於抗衡與扈從之間的避險(hedging)已成為許多國家的政策主流,透過與中、美兩強皆保持友好關係,不得罪任一方,也不完全扈從於任一方的方式,以獲取最大的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

【劉大年觀點】俄烏戰爭牽動美中俄經貿關係
【劉大年觀點】俄烏戰爭牽動美中俄經貿關係

俄烏戰爭仍未停火,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也在加碼。最近美國眾議院通過停止與俄羅斯以及白俄羅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ermanent Normal Trade Relations,PNTR),預估未來參議院也會通過,美俄經貿對抗情勢持續升高。

【陳起疆觀點】與張亞中教授商榷「兩岸和平備忘錄」的盲點
【陳起疆觀點】與張亞中教授商榷「兩岸和平備忘錄」的盲點

張亞中教授承諾,若當選國民黨主席,會與中國共產黨進行兩岸和平備忘錄的對話協商,並表示「兩岸和平協定搞定以後,臺灣就有國際空間」。然而,就張教授提出的立論基礎與實質內容,近乎「兩國論」,幾可斷定無法通過檢驗。

【黃介正觀點】從「小平」到「躺平」
【黃介正觀點】從「小平」到「躺平」

中國大陸在40餘年前,揚棄階級鬥爭,試圖撥亂反正,判斷世界大戰一時打不起來,並實行改革開放,引進外資技術,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致力現代化建設,從一窮二白「彎道超車」、「後發制人」,取得富強之榮景。

【廖元豪觀點】統一是夢,民主才是憲法的底線
【廖元豪觀點】統一是夢,民主才是憲法的底線

「兩岸關係」目前是一個難解的結,無論誰執政都很難有重大突破。所以在維持兩岸和平交流的同時,確保臺灣地區的自主與生活方式,基本上是臺澎金馬人民的高度共識。在許多結構突破之前,奢談統獨,不如好好談談疫苗、經濟等更實際的議題。這也是邱義仁說「臺灣任何務實的政治人物,除非瘋了,不然不會推動臺獨」的原因...

【宋磊觀點】兩岸位階高於外交政策
【宋磊觀點】兩岸位階高於外交政策

尼加拉瓜於10日正式與我國斷交,這是蔡政府任內,第八個選擇與中華民國(臺灣)斷交的邦交國,雖然目前仍維持僅剩的十四個邦交國,但能夠延續多久仍屬未知。也許在這個時候,更該重溫錢復先生「兩岸關係位階高於外交」的提醒。

憲政

【陳立誠觀點】繳電費的是不是利害關係人?—離岸風電行政訴訟的最後關頭
【陳立誠觀點】繳電費的是不是利害關係人?—離岸風電行政訴訟的最後關頭

2018年離岸風電兩次招標,過程違法亂記。監察院於2018年12月針對此案對經濟部提出糾正案,經濟部置之不理。

【陳述恩觀點】看看脫歐的英國議會,想想脫序的臺灣立院
【陳述恩觀點】看看脫歐的英國議會,想想脫序的臺灣立院

自2016年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之後,英國脫歐(Brexit)的進程無疑是這3年多來歐洲的新聞大事。簡短的說,因為加入歐盟,來自歐陸大量的合法/非法移民,對英國的社會結構、工作市場都有不可忽視的影響,進而促使英國民眾想要藉由和歐盟「保持距離」,來維持自己在政治上的獨立性。但英國又很難在經濟上完全「割捨」掉歐陸這個相對大的市場,一旦退出歐盟,很可能衝擊國內的經濟表現。更用白的話形容,英國想要讓「人進不來」,就可能得賠上「貨出不去」。這個「切除手術」要怎麼精細的切,讓英國的政治人物們很頭痛。

【蘇永欽觀點】中華民國臺灣─怎麼解讀憲法的國家定位
【蘇永欽觀點】中華民國臺灣─怎麼解讀憲法的國家定位

蔡總統在國慶日的講話,首次使用「中華民國臺灣」的表述,說這是國人目前最大的共識,基本上我也認為這樣的表述並不違反憲法上的國家定位,無論如何總比從前迴避使用中華民國要好得多,只希望不是選前的曇花一現。

【蘇永欽觀點】迎向政治巨靈
【蘇永欽觀點】迎向政治巨靈

五年前有幸應邀和以色列前最高法院院長Barak對談比例原則,我表達的淺見是這個直接和民主多數決內容對撞的原則,才是違憲審查的深水區...

【陳起疆觀點】與張亞中教授商榷「兩岸和平備忘錄」的盲點
【陳起疆觀點】與張亞中教授商榷「兩岸和平備忘錄」的盲點

張亞中教授承諾,若當選國民黨主席,會與中國共產黨進行兩岸和平備忘錄的對話協商,並表示「兩岸和平協定搞定以後,臺灣就有國際空間」。然而,就張教授提出的立論基礎與實質內容,近乎「兩國論」,幾可斷定無法通過檢驗。

【蔡志方觀點】錯誤的觀察,發現了偉大的真理? —對婦聯會的迫害是絕對錯誤之違憲措施
【蔡志方觀點】錯誤的觀察,發現了偉大的真理? —對婦聯會的迫害是絕對錯誤之違憲措施

孟德斯鳩(Montesquieu, 1689-1755)雖對英倫的政治結構,做了錯誤的觀察,卻發現了一項偉大的真理—權力分立(séparation des pouvois),而成為後世民主政治與憲法的基礎...

能源

【李敏觀點】中華核能學會的立場:非核不可
【李敏觀點】中華核能學會的立場:非核不可

七彩能源:煤、氣、核、水、風、光、地熱、……。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七彩能源各有優劣,都有環境與生態的衝擊,也都有健康的風險。能源供應與價格的穩定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臺灣地狹人稠,能源超過98%依賴進口,能源多元化是必要的。贊成核能的人,從不反對其他能源的發展與使用,但是反核者卻堅持將臺彎80%的電力,放在氣與煤兩項均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並導致溫室效應的能源類型。目前幾乎全世界都認為氣候變遷是人類面臨最大的危機,減少能源使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各國能源政策的當務之急,而核能發電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所有發電方式中最低的,則是毋庸爭辯的科學事實....

【李敏觀點】新世代核能電廠
【李敏觀點】新世代核能電廠

先看看全球核能發電的現況:2019年全世界有447部機組在33個國家運轉,總表置容量為39,744.5萬瓩,2020年總發電量為25,835.5億度。全世界有51部機組興建中,總裝置容量為5,376萬瓩。運轉中機組有103部已運轉超過40年,美國已有兩座核電廠4部機組拿到80年的運轉執照。目前興建中的核能機組:中國14部、印度6部、韓國4部、俄羅斯與土耳其各3部,美、英、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烏克蘭、孟加拉各2部。

【陳立誠觀點】台電應修正供電燈號計算方式
【陳立誠觀點】台電應修正供電燈號計算方式

核二廠1號機於本月1日停機後,不幸5日大林電廠5號機跳機,當天用電尖峰出現在太陽光電出力已減半之下午4時,備轉容量率僅6.07%,供電燈號降至黃燈...

【陳立誠觀點】氣候帝國主義—忽視發展差距的減碳瘋
【陳立誠觀點】氣候帝國主義—忽視發展差距的減碳瘋

今日氣候變遷成為全球顯學,全球各地天災及減碳報導無日無之。政客媒體無不為其搖旗納喊,但絕大多數人完全不知道目前西方國家推動的氣候政策對開發中國家極不公平,完全可以稱之為氣候帝國主義...

【李敏觀點】「以核養綠」—邁向碳中和的康莊大道
【李敏觀點】「以核養綠」—邁向碳中和的康莊大道

最近世界新聞常提到全球能源的短缺與能源價格的飆漲,有些新聞報導甚至稱此次能源風暴的衝擊可比擬1970年代初期,石油價格飆升所引發的石油危機。這次化石燃料的短缺是由天然氣開始,擴散到燃煤與石油,衝擊到許多國家。災情最慘重,被報導最多的國家包括中國、英國、印度、德國、黎巴嫩等。風暴中天然氣的價格一度較去年上漲4~5倍。俄羅斯普丁喊話,不以天然氣為武器,威脅其他國家,還可以增加天然氣產量協助歐洲國家。之後,天然氣價格開始回穩,但漫漫長冬是否能順利度過,自求多福走著瞧吧...

【葉宗洸觀點】為什麼大停電?:「能源辦」該面對供電不足的現實
【葉宗洸觀點】為什麼大停電?:「能源辦」該面對供電不足的現實

針對經濟部提送的《513及517停電事故檢討報告》,行政院能源辦公室終於在日前完成審閱,並提出多達十一點的審查意見與建議事項。官腔展現之餘,其中的兩點建議很值得仔細檢視,真心懷疑「能源辦」是不是有話不敢明講...

經濟

【黃郁媗觀點】崛起中的東南亞
【黃郁媗觀點】崛起中的東南亞

面對中、美兩強的競逐,遊走於抗衡與扈從之間的避險(hedging)已成為許多國家的政策主流,透過與中、美兩強皆保持友好關係,不得罪任一方,也不完全扈從於任一方的方式,以獲取最大的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

【劉大年觀點】俄烏戰爭牽動美中俄經貿關係
【劉大年觀點】俄烏戰爭牽動美中俄經貿關係

俄烏戰爭仍未停火,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也在加碼。最近美國眾議院通過停止與俄羅斯以及白俄羅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ermanent Normal Trade Relations,PNTR),預估未來參議院也會通過,美俄經貿對抗情勢持續升高。

【陳立誠觀點】繳電費的是不是利害關係人?—離岸風電行政訴訟的最後關頭
【陳立誠觀點】繳電費的是不是利害關係人?—離岸風電行政訴訟的最後關頭

2018年離岸風電兩次招標,過程違法亂記。監察院於2018年12月針對此案對經濟部提出糾正案,經濟部置之不理。

【劉大年觀點】臺灣申請加入CPTPP的解析
【劉大年觀點】臺灣申請加入CPTPP的解析

中國大陸日前正式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而臺灣也緊隨其後,正式申請加入CPTPP。

【李敏觀點】中華核能學會的立場:非核不可
【李敏觀點】中華核能學會的立場:非核不可

七彩能源:煤、氣、核、水、風、光、地熱、……。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七彩能源各有優劣,都有環境與生態的衝擊,也都有健康的風險。能源供應與價格的穩定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臺灣地狹人稠,能源超過98%依賴進口,能源多元化是必要的。贊成核能的人,從不反對其他能源的發展與使用,但是反核者卻堅持將臺彎80%的電力,放在氣與煤兩項均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並導致溫室效應的能源類型。目前幾乎全世界都認為氣候變遷是人類面臨最大的危機,減少能源使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各國能源政策的當務之急,而核能發電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所有發電方式中最低的,則是毋庸爭辯的科學事實....

【林祖嘉觀點】人均GDP的迷思
【林祖嘉觀點】人均GDP的迷思

不久前,有一篇大陸學者寫的文章,其主要內容在探討大陸第七次戶口普查資料內容,其中顯示大陸沒有任何一個城市的人均GDP超過臺灣,因此作者覺得很遺憾,因為他認為兩岸在不同的制度下競爭,如果大陸有許多城市人均GDP超過臺灣,就可以顯示大陸的制度比臺灣好,因此未來兩岸統一的機會就會比較大。因為該作者在大陸有一些影響力,因此該文引發了不少的討論。

社福

【林彥良觀點】當科技進入偏鄉校園
【林彥良觀點】當科技進入偏鄉校園

科技日益發達,帶給許多人便利的生活,而當科技進入偏鄉校園,改變的不只有偏鄉學子的學習模式,甚至還有其他的意外收穫。教育部近年來所推動的數位學伴計畫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大學生透過視訊和偏鄉學子互動課輔;還有大學的USR計畫,將機器人帶入偏鄉校園與國小學生共學,而我也從這兩項計畫中細細品味偏鄉課輔計畫的箇中滋味。

【須文蔚觀點】要旅行也要造福社區的新世代
【須文蔚觀點】要旅行也要造福社區的新世代

臺師大文學院從2013年開始,提出「跨山越海」的活動,原意希望結合「畢業旅行」與「成年禮」性質,邀請應屆畢業學生壯遊臺灣,藉由划獨木舟、泛舟和登山等冒險犯難的活動,希望學生挑戰自我極限,體驗山與海的美好,也更親近土地、人文、生態與歷史,讓冒險成為一生的養分。但遭逢疫情,近兩年難以舉辦大型活動,於是轉為開放同學旅行,給予補貼,卻反應平平。

【陳述恩觀點】綠委關心公務員?這不是貓哭耗子什麼才是貓哭耗子?
【陳述恩觀點】綠委關心公務員?這不是貓哭耗子什麼才是貓哭耗子?

日前斗大的新聞標題:「綠委爆…鐵飯碗留不住年輕人」,唯一評語:這不是貓哭耗子什麼才是貓哭耗子...

【邱瑀庭、陳飽螺觀點】世代、教育的差異與對話:論社工的教育養成
【邱瑀庭、陳飽螺觀點】世代、教育的差異與對話:論社工的教育養成

臺灣愈來愈需要社會工作者,但社工人員的數量不足,勞動條件又不理想。因此,衛生福利部自108年9月宣佈社會工作人員薪資制度計畫,109年1月1日起就正式實施,至今已滿一年。但是「社工專業地位」有沒有實質被提升?社會工作人員有真的領到新制的薪資嗎...

【邱瑀庭、張郁柏觀點】情緒陪伴不等於社工服務
【邱瑀庭、張郁柏觀點】情緒陪伴不等於社工服務

近期一位臺灣大學社工所學生,以從事社會實驗的心態,於2021年初開始經營「出租孟孟」臉書粉絲專頁。她希望利用自己的社工專長和人格特質來提供情緒勞動給需要的人,並增加自己的收入,也想藉此幫社工們發聲,呼籲社會重視社工的薪資與回捐問題...

【王如玄觀點】海外性暴力,政府只能兩手一攤?
【王如玄觀點】海外性暴力,政府只能兩手一攤?

發生在海外的性騷擾事件,一句無司法管轄權就愛莫能助嗎?德國僑圈性騷擾事件,讓人看見政府對性暴力受害者的冷漠,對於號稱亞洲性別平等第一的臺灣,無疑是最大的諷刺。

教育

【林彥良觀點】當科技進入偏鄉校園
【林彥良觀點】當科技進入偏鄉校園

科技日益發達,帶給許多人便利的生活,而當科技進入偏鄉校園,改變的不只有偏鄉學子的學習模式,甚至還有其他的意外收穫。教育部近年來所推動的數位學伴計畫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大學生透過視訊和偏鄉學子互動課輔;還有大學的USR計畫,將機器人帶入偏鄉校園與國小學生共學,而我也從這兩項計畫中細細品味偏鄉課輔計畫的箇中滋味。

【須文蔚觀點】要旅行也要造福社區的新世代
【須文蔚觀點】要旅行也要造福社區的新世代

臺師大文學院從2013年開始,提出「跨山越海」的活動,原意希望結合「畢業旅行」與「成年禮」性質,邀請應屆畢業學生壯遊臺灣,藉由划獨木舟、泛舟和登山等冒險犯難的活動,希望學生挑戰自我極限,體驗山與海的美好,也更親近土地、人文、生態與歷史,讓冒險成為一生的養分。但遭逢疫情,近兩年難以舉辦大型活動,於是轉為開放同學旅行,給予補貼,卻反應平平。

【廖元豪觀點】高中公民課不是法律先修教育
【廖元豪觀點】高中公民課不是法律先修教育

法律系是第一類組高中生的熱門選項,但每年學測、指考公民科的「法律」部分,總有許多讓法律專業人士看了昏倒的題目。不是極度繁瑣,就是似是而非...

【劉怡君觀點】從他國語言政策,談臺灣雙語教育
【劉怡君觀點】從他國語言政策,談臺灣雙語教育

根據2019年EF全球非英語國家的英語程度指標報告,「超高英語精熟度」(Very high proficiency level) 的國家大多是歐洲國家,如荷蘭、瑞典、挪威、丹麥分居前四名。亞洲唯一進入「超高英語精熟度」的國家是新加坡,名列第五。臺灣則是第38名,屬於「中等英語精熟度」(moderate proficiency level) 的國家...

【汪葛雷觀點】臺灣網民為何要逼華碩表態並自取其辱?
【汪葛雷觀點】臺灣網民為何要逼華碩表態並自取其辱?

正常情況下,正常人都會避免自己有機會受辱,如果遇到自己可能沒面子的情況,會設法避免。但在近年來層出不窮的抵制親中企業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臺灣人似乎出現了「自找羞辱」的心理偏好。明知硬要企業選邊,企業會選擇打臉臺灣,卻還是不屈不撓逼企業表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背後反應了什麼樣的心態,十分讓人玩味...

【邱瑀庭觀點】青年就要斜槓嗎?我為何斜槓,如何斜槓?
【邱瑀庭觀點】青年就要斜槓嗎?我為何斜槓,如何斜槓?

我是一名社工師,也是社工所的研究生,同時還是有烘焙丙級證照的烘焙師,以及蝦皮熱銷寵物用品賣家...

青年

【王如玄觀點】在少年事件路上,國家社會丟包了誰
【王如玄觀點】在少年事件路上,國家社會丟包了誰

「少年案件不再只是個人問題,現在該是社會和國家站出來的時候了。」--韓劇「少年法庭」的對白,道出少年事件的國家社會責任⋯

「青年看世界」系列 -【洪定緯觀點】新加坡的「中立」是可以效仿的嗎?
「青年看世界」系列 -【洪定緯觀點】新加坡的「中立」是可以效仿的嗎?

這次出席「亞太前瞻峰會」,新加坡李顯龍總理在回答臺下觀眾提問有關美中臺關係時,直言九二共識是有效的...

「青年看世界」系列 -【洪定緯觀點】與美國智庫的互動
「青年看世界」系列 -【洪定緯觀點】與美國智庫的互動

如今大家關心的問題是,過去七年兩岸關係倒退,九二共識是否還能被兩岸接受(特別是臺灣的執政黨及人民)?是否有跡象顯示北京同意或至少默示「各自表述」...

【楊凱鈞觀點】校安鐘擺傾斜 須及時矯正
【楊凱鈞觀點】校安鐘擺傾斜 須及時矯正

近日,迭傳校安破口事件,警鐘已然響起...

「青年看兩岸」系列-【行在江心觀點】山水有情常相憶
「青年看兩岸」系列-【行在江心觀點】山水有情常相憶

汗是甜的,人是愛的,水是香的,淚是美的。走訪了五大城:「南京」、「武漢」、「長沙」、「重慶」、「上海」,很難比較哪裡最有感覺。因為在每個地方,我人到、眼到、心到,感受歷史自然地理之美。每一處夾縫、每一片磚瓦地、每一株小草,都有我的深深觸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教科書裡的,活靈活現顯露在眼前...

「青年看兩岸」系列-【高唯恩觀點】不是電影、不是幻想,是事實
「青年看兩岸」系列-【高唯恩觀點】不是電影、不是幻想,是事實

民國112年3月27日,朦朧的天空,臺北車站旁熙來攘往的人和車,也鼓噪出些許緊張地氛圍,跟隨馬英九前統前往中國大陸交流的團員陸續抵達。第一次去中國大陸的我,對於近兩週的大陸行感到忐忑不安,同行的夥伴們帶著輕鬆的心情與我交談,讓心情緊張的我輕鬆許多。一行人到桃園機場等待著飛機,直到踏入登機門時,身上如同背負著暖流登上飛機,期許融化冰封已久的兩岸情勢,同時也代表著這趟旅程已經開始了...

歷史

【許劍虹觀點】連結太平洋與海峽兩岸的「飛虎隊」
【許劍虹觀點】連結太平洋與海峽兩岸的「飛虎隊」

在當今美「中」新冷戰尚未退卻的局勢下,共同研究「飛虎隊」的歷史或許能為太平洋還有臺海兩岸的關係帶來緩和。回顧80年前的這段歷史,國軍、美軍還有共軍都曾經為了打擊軍國主義奮鬥。「飛虎隊」不只能化解美國、中國大陸與臺灣三方的對立,還能讓中華民國政府重新奪回對美還有對陸關係的歷史話語權,應該得到國人不分黨派的肯定...

【賴祥蔚觀點】「六死三留一回頭」的真相
【賴祥蔚觀點】「六死三留一回頭」的真相

幾百年前從福建搭船到臺灣,會有多兇險...

【楊渡觀點】讓七十年前的潮汐,變成和平的祈願 ──古寧頭戰役七十周年祭
【楊渡觀點】讓七十年前的潮汐,變成和平的祈願 ──古寧頭戰役七十周年祭

1949年10月25日,零時30分,幽暗的古寧頭外海,閃動著紅色的光點,守在岸邊的國軍感到奇怪,畢竟這並不尋常。正感到訝異的瞬間,機關槍的掃射響起了。守軍立即警覺還擊。古寧頭戰役,從這一刻打響。

【楊渡觀點】顏鄭開臺,開出東亞兩百年的和平
【楊渡觀點】顏鄭開臺,開出東亞兩百年的和平

今年是顏思齊開臺四百年紀念,但整個政府卻在去中國化的意識形態下,忘祖背宗,假裝看不見。然而,顏鄭開臺卻不只是臺灣的歷史,更影響明清兩朝,乃至改變東亞與世界大歷史的事件。大陸在去年就把顏思齊寫入中學課本,成為教科書的一部份。反觀臺灣,竟自我去勢,把顏鄭淡化,淪為東亞史的邊緣人。

【許劍虹觀點】開啟美「中」國會外交的「飛虎」議長 阿拉斯加聯邦參議員史蒂文斯(上篇)
【許劍虹觀點】開啟美「中」國會外交的「飛虎」議長 阿拉斯加聯邦參議員史蒂文斯(上篇)

今年是飛虎隊成軍80週年,所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中國服務過的美國飛行員,無論是俠義還是廣義的「飛虎隊」,都是當今美國社會公認的「最偉大世代」(The Greatest Generation)。根據美國作家湯姆·布洛考(Tom Brokaw)的說法,二戰世代的美國人之所以偉大,不只在於他們擊敗了納粹德國與日本帝國兩大邪惡軸心,還在於他們參與並打造了戰後的美國社會。

【許劍虹觀點】出生韓國的飛虎英雄希爾(David Lee “Tex” Hill)
【許劍虹觀點】出生韓國的飛虎英雄希爾(David Lee “Tex” Hill)

今年是飛虎隊成軍80週年,所謂飛虎隊從狹義而言,指的是存在於1941年到1942年之間的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而隨著最後一位志願隊員,第3中隊機工長隆松斯基(Frank Losonsky)在去年2月去世,所有的第一代飛虎隊員已凋零殆盡。雖然飛虎隊的歷史已經逐漸為人所遺忘,但許多志願隊的老英雄,對臺灣這塊土地還是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必須為國人所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