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中的「始作俑者」,語出《孟子》中記載,孔子說道:「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向來主張口不出惡言的孔子,對於最早提出俑人陪葬主張的人,深惡痛絕,嚴厲指責。這一個成語後來也就指稱惡劣風氣的開創者,本文也是指此意。
柯文哲不甘寂寞,想再戰2028,政壇人盡皆知。但若仍不改刻薄個性,不願意成熟面對他過往的各項缺失,包含六點協議食言而肥、北市長任內台智光傳輸費率等爭議,那無論怎麼折騰,再開100次檢討會也沒用...
平心而論,外界對中共利用民間船舶蓄意破壞我聯外海纜的擔憂,絕非杞人憂天。因為藉這種可用「意外事件」來遮掩的手段,中共就可以掌握臺灣聯外海纜在海底的精確位置與深度;並根據這些資訊,規劃日後對我聯外海纜實施破壞的地點與方式…
臺灣民間常把「雙忠」張巡與許遠稱為「尪公」,有人質疑「尪」字本意是「骨骼彎曲的疾病」或「瘦弱」,跟雙忠搭不上關係...
11日,總統府宣布不會針對8月份四項公投案(反萊豬、護藻礁、恢復公投綁大選、核四啟用)提與之相抗的對案。府發言人轉述蔡總統的話......
明朝末年,清兵入關,李自成的大順國轉瞬覆滅。雖然崇禎皇帝已經在煤山自縊,但明朝在南京的弘光帝(福王)領導下,仍擁有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國土廣達250萬平方公里,人口更超過一億。相對於入關的清軍,其實不論是人口或是軍隊的數量,依然具有相當的優勢。不過,不到一年,清兵即攻破南京,弘光帝不久後被處死;之後雖然陸續有唐王、桂王相後繼位,都無法挽回頹勢。
政經看民視停播了,從2014年8月前身「正晶限時批」在壹電視開播,到2019年4月在民視被叫停,從風生水起到黯然收尾,見證了民進黨從崛起到衰敗,也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連民進黨都容不下臺獨了,國際社會豈能容得下?臺獨就是「歹路不可行」。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接受《時代雜誌》(TIME)專訪的內容,已於6月4日刊出。在專訪中,拜登親口表示不排除動用美國武力保護臺灣的可能性;由於這是拜登自2021年就任以來,第五度針對「動用武力保衛臺灣」親口做出描述,使不少學者先進認為,拜登領導的美國政府,在對臺政策上已經從過去45年的「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詮釋,更趨向「戰略清晰」(strategic cl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