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中,美國聯準會四年來首次放寬貨幣政策,將聯邦基準利率一口氣調降2碼(即0.5%),標誌著美元減息週期的開始。一週後,中國大陸人民銀行、金管局、證監會符合市場預期地推出降準、降息等多項寬鬆利好措施。更令金融市場驚喜的是,推出「3個」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3個」3000億元、平準基金等新工具,為市場創造充沛的流動性。隔天,大陸最高決策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後更加定調,支持經濟、支持金融、支持地產、支持實業…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宣布放棄競選連任,目前最有可能是由其副手賀錦麗代表民主黨競選大位,無論最終是誰代表民主黨,還是會以捍衛拜登政策為主,不致會有明顯變化。最近美國總統大選曲折變化,特別是由於川普主張的貿易政策,引發許多國家不安,也引起全球股匯市巨大震動,有必要進一步了解...
石破茂在黨內雖缺乏人望,但造成自民黨頹勢的「舊安倍派」亦不敢趁勢逼宮。自民黨高層表示,現在無人下定決心推翻石破茂。在自民黨總裁選舉第二輪落敗的高市早苗雖謀伺機再起,但絕非當下集結「造反派」…
對於台積電,川普競選期間多次譴責「臺灣偷走美國的晶片生意」,聲稱臺灣應該付「保護費」。對於林郁婷的態度更是離譜,在毫無任何具體證據下,川普在造勢場合影射林郁婷與阿爾及利亞拳后是「男變女」與義大利選手對打,以此攻擊民主黨親善LGBT的政策,甚至說應該把賀錦麗送上擂臺和拳王泰森對決,「一定會很有趣」,言談中充滿踐踏小國與性別的歧視…
高虹安一審遭重判,照理說以高虹安的知名度,應該會是個政壇震撼的大新聞,但實際上社會關注度卻有限。輿論充滿著「不意外」、「放棄這個人」的氣氛。即使柯文哲在臉書幫她講話,也僅是「難過未給年輕人足夠保護」等有氣無力的辯解,甚至還補上一句「當時忙於臺北市政,對立院運作情形也不清楚。」,把黨主席的責任撇得一乾二淨...
美、德兩國,因其司法權在憲政體制上同具關鍵地位,卻源於歷史條件而在實體、程序及組織上各有千秋,早已形成民主國家的兩種典範,但留意國際司法動態的人,應該已看到這兩國剛好都在最近啟動令人矚目的制度改革,而其方向竟同樣都在確保大法官的價值多元性,這對正在進行更替近半數大法官─包括並任院長和副院長者─的我國,自有極大的警示意義!所以我在剛談完我國大法官選任問題的癥結後(聯合報,113年7月28日名家縱論),很快在此再做一點簡單引介,特別希望主導提名和同意的機關都能有所省思...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愛好拳擊。他很喜歡拳王泰森(Mike Tyson)的一句名言:「每個人都有計劃,直到臉上被打中一拳。」意思是,拳擊場上變化莫測,要有被揍的心理準備,隨時調整策略。川普把拳擊心得上升到對外政策,堅信以實力維護和平,強調美國要有重拳出擊的能力,不管花多少錢,都要給足美軍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