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無論是以前總統或國民黨主席身份參與海峽論壇,皆將產生示範效應及旋風效果,帶動更多藍白營政治人物或地方首長參與,形成一致性集體行動;同時也會解除寒蟬效應,諸多猶豫不決的藍白預擬參與者因而受到鼓舞;同時,對民進黨政府「抗中保臺」的兩岸路線,產生消融效果…
問題是,美國可以弱,美國有空間可以犯錯,因為它處於北美大陸,具有兩大洋隔絕於其他強國的地緣優勢。民主制度的反覆拉扯,在美國可以經歷風暴後修補,但臺灣不是美國,沒有這樣的本錢。在面對中國威脅與地緣風險環伺的現實下,臺灣步上極化之路,後果遠比美國嚴重得多…
兩岸宗教交流究竟是中共對臺政策的統戰策略?抑或是發揮兩岸和平的緩衝作用?臺灣社會對此議題,存在多元且矛盾的觀點。支持宗教交流者的觀點認為,這是中華文化與宗教信仰連結,促進兩岸人民交流;展現臺灣宗教信仰自由優勢及軟實力。尤其是臺灣自許人權立國,更是尊重民眾宗教信仰自由,對照兩岸宗教交流更能彰顯臺灣軟實力…
筆者並非對高雄世運有反感情緒,但對那些N年來總「捧高雄酸臺北」,製造諸多國民黨中央與地方政府矮化我國主權假新聞的綠營網友,著實感到十分噁心。現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真的只是剛好而已…
新版歷史課本依照課綱做出大幅度刪減,八年級上學期的六個單元,把五千多年歷史輕描淡寫一筆帶過,例如第一個單元「商周至隋唐時期的國家與社會」。很多重要人物和事蹟都銷聲匿跡:「楚漢相爭」的項羽和劉邦,「安史之亂」的唐玄宗與楊貴妃,還有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全都刪除,堪稱是斷簡殘篇的教材,更是所有年輕世代的損失,太多有趣的歷史故事、成語典故從此淹沒沉淪,怎不令人扼腕痛惜…
諷刺的是歷史弔詭卻產生循環,民進黨批判國民黨為在地協力者,仿若昔日國民黨批判臺獨、中共及黨外人士是三合一敵人般。確實協力者語詞運用,既助於識別潛在的國家安全風險認知,提高社會對統戰滲透的警覺;但卻也可能衍生出標籤政治的危害性。濫用或泛化協力者概念,已然促發臺灣國家安全與民主自由如何平衡爭論…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京華城改建案中雖因受賄證據不足而獲釋,但在他已形象重挫,如果國會藍白合受影響而轉趨弱化,將對臺灣政局影響重大…
好在,一方面朱立倫有急起直追之自覺,藍委也有自救的態度,在增加五天假、軍人加薪上面成功獲社會好評,讓青鳥怎麼回罵都難掩尷尬。另一方面,大罷免一級戰區-臺北市之市長蔣萬安,也大力投入反大罷免之行列,走到哪都語言嗆辣,捍衛自己人毫不留情,成功帶動起藍營支持者的激情…
清朝的宮規森嚴,皇帝無法和寵愛的妃嬪春宵共度,妃子侍寢受到時間限制,如此可以防止皇帝沉迷美色,疏忽朝政。此外,皇室還有祖譜叫「玉牒」,關於皇族成員的婚嫁、生育、繼嗣、封爵及病逝,都有詳細記錄,每三個月一次,呈報給掌管皇家事務的宗人府。另外還有「彤史」,由敬事房的太監負責,內容詳載妃嬪侍寢的時辰,作為日後核對受孕的佐證。想要偷龍轉鳳的禍亂宮闈,在清朝的紫禁城是絕對行不通…
眼看川普的內政、外交、移民、關稅政策把美國與全世界的經濟搞得天翻地覆一團糟,投資人因而對美國國債愈來愈興趣缺缺,川普團隊劍走偏鋒、想出一招險棋:加強監管與美元資產掛鉤的穩定幣(stablecoin),以刺激其流通和使用,進而拉抬對美元與美債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