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在國慶日的講話,首次使用「中華民國臺灣」的表述,說這是國人目前最大的共識,基本上我也認為這樣的表述並不違反憲法上的國家定位,無論如何總比從前迴避使用中華民國要好得多,只希望不是選前的曇花一現。
五年前有幸應邀和以色列前最高法院院長Barak對談比例原則,我表達的淺見是這個直接和民主多數決內容對撞的原則,才是違憲審查的深水區...
不久前,有一篇大陸學者寫的文章,其主要內容在探討大陸第七次戶口普查資料內容,其中顯示大陸沒有任何一個城市的人均GDP超過臺灣,因此作者覺得很遺憾,因為他認為兩岸在不同的制度下競爭,如果大陸有許多城市人均GDP超過臺灣,就可以顯示大陸的制度比臺灣好,因此未來兩岸統一的機會就會比較大。因為該作者在大陸有一些影響力,因此該文引發了不少的討論。
我是一名社工師,也是社工所的研究生,同時還是有烘焙丙級證照的烘焙師,以及蝦皮熱銷寵物用品賣家...
陳柏惟堅持使用「母語」在立法院質詢國防部長邱國正,邱國正認為語言是溝通的工具,質詢時如果使用國語,溝通上比較有效率。陳柏惟則以「鴨霸」反擊。然而,整體而言,陳柏惟這次的表現似乎踢到鐵板,一方面是因為他所質詢的議題不但與本土語言無關,反而是使用母語表達並不容易的國防外交議題。此外,正值刪Q沸沸揚揚之際,陳柏惟選擇在罷免前大動作以閩南語質詢,難免讓人覺得是打著激化語言族群對立的算盤來守住基本盤陣腳。即便事件落幕已近兩週,討論多是正反兩邊泛政治性口水攻防,臺灣語言生態的問題卻少有著墨...
孟德斯鳩(Montesquieu, 1689-1755)雖對英倫的政治結構,做了錯誤的觀察,卻發現了一項偉大的真理—權力分立(séparation des pouvois),而成為後世民主政治與憲法的基礎...
近期一位臺灣大學社工所學生,以從事社會實驗的心態,於2021年初開始經營「出租孟孟」臉書粉絲專頁。她希望利用自己的社工專長和人格特質來提供情緒勞動給需要的人,並增加自己的收入,也想藉此幫社工們發聲,呼籲社會重視社工的薪資與回捐問題...
中國大陸在40餘年前,揚棄階級鬥爭,試圖撥亂反正,判斷世界大戰一時打不起來,並實行改革開放,引進外資技術,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致力現代化建設,從一窮二白「彎道超車」、「後發制人」,取得富強之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