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時事經濟

【施威全觀點】三倍券效益,一夜憑空多了635億

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行政院綜合業務處在院會報告,振興三倍券等五項相關振興措施,共帶動1,155億元消費。隔天元旦,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公開表示,推估三倍券加計國旅、農遊券、藝Fun 券等措施,經濟效益達 1790 億元。一月十一日,蔡英文總統接見全國商店傑出店長時,便援引龔主委的1790億說法,宣稱振興三倍券等措施效益強大..

時事社福

【吳佩璇、張郁柏觀點】90後的我們,何時能見「居住正義」的藍天?

2021年3月上旬,行政院先後丟出兩顆震撼彈,財政部長先表態「暫時不推囤房稅」,隔天行政院通過「所得稅法的修正案(房地合一稅2.0)」,宣示要解決短期炒房的亂象...

經濟

【王冠璽觀點】中國設立(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機遇與立法挑戰

2021年月1月初,中國大陸全國人大公布了《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草案)》全文,徵求修改意見。此一立法多處對接國際規則,不乏亮點。惟中國大陸有關保稅(港)區與自由貿易試驗區之立法與管理,長期存在著全國性與地方性的問題。《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草案)》乃配合政策所出,為典型的「變通性」立法,有關自由貿易的許多根本性問題,仍然沉痾未解...

經濟

【王淑美觀點】冷靜理性救臺灣釋迦蓮霧

中國(大陸)海關總署最近發布通知,因檢出介殼蟲,將立即暫停臺灣釋迦和蓮霧輸入中國。今年年初中國也是以相同理由,禁止臺灣鳳梨輸入中國,同樣戲碼又再次上演,影響到臺灣農民權益...

經濟

【劉大年觀點】因應兩岸申入CPTPP的可能發展

兩岸均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是今年區域經濟整合熱門的議題。CPTPP 前身為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歷經美國退出的波折,在日本等其他11個成員力挽狂瀾下成立,目前在其中8國生效...

時事經濟

【練鴻慶觀點】少子化,是對民進黨的不信任投票

2021年過去了,讓人觸目驚心的是,出生人口居然只有15.4萬人,相較2016年,蔡英文總統執政至今,出生人口蒸發5.4萬人,大減26%,原因何在...

教育

【須文蔚觀點】後疫情時代的數位包容與科技應用

新冠肺炎疫情隨著疫苗研發成功,全球有望走出隔離、封城、遠距工作與保持社交距離等限制,邁向「後疫情時代」。無論是企業或是偏鄉的小產業,都陷入了兩種不同預期:樂觀者覺得再苦撐半年,社會經濟秩序就會回復正常;悲觀者相信隨著遠距工作、會議、教學與直播拍賣的科技普遍應用,一切已經回不去了...

能源

【陳立誠觀點】台電應修正供電燈號計算方式

核二廠1號機於本月1日停機後,不幸5日大林電廠5號機跳機,當天用電尖峰出現在太陽光電出力已減半之下午4時,備轉容量率僅6.07%,供電燈號降至黃燈...

能源

【陳立誠觀點】氣候帝國主義—忽視發展差距的減碳瘋

今日氣候變遷成為全球顯學,全球各地天災及減碳報導無日無之。政客媒體無不為其搖旗納喊,但絕大多數人完全不知道目前西方國家推動的氣候政策對開發中國家極不公平,完全可以稱之為氣候帝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