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時事能源

【李敏觀點】「以核養綠」—邁向碳中和的康莊大道

最近世界新聞常提到全球能源的短缺與能源價格的飆漲,有些新聞報導甚至稱此次能源風暴的衝擊可比擬1970年代初期,石油價格飆升所引發的石油危機。這次化石燃料的短缺是由天然氣開始,擴散到燃煤與石油,衝擊到許多國家。災情最慘重,被報導最多的國家包括中國、英國、印度、德國、黎巴嫩等。風暴中天然氣的價格一度較去年上漲4~5倍。俄羅斯普丁喊話,不以天然氣為武器,威脅其他國家,還可以增加天然氣產量協助歐洲國家。之後,天然氣價格開始回穩,但漫漫長冬是否能順利度過,自求多福走著瞧吧...

經濟

【劉大年觀點】2022年的美中經貿關係

拜登總統上任已經滿一年,由於疫情控制時好時壞、阿富汗撤軍問題處理失當;再加上美國經濟面臨下行風險,種種不利因素使得拜登支持度持續探底。2021年美國經濟成長率雖然可達5%以上,但下半年表現不如上半年;另外美國目前通貨膨脹問題已產生,2021年消費者物價平均上漲4.7%。綜合最新民調,目前不支持拜登比例約為52%,支持的比例約為43%,差距已快達兩位數,拜登面臨上任來不小的危機...

經濟

【葉國俊觀點】由拜登談話看經貿協議的內外穩定功能

11月15日東協加五的RCEP簽署,對多數灣民眾有如天外飛來般突然,隨即引發一連串近似反射性的評論。任何國際協議都是長年艱苦奮鬥的成果......

社福

【林彥良、邱瑀庭觀點】疫情下社會服務的轉變與挑戰

COVID-19(新冠肺炎)在2019年末爆發,經歷了全球疫情最為嚴峻的2020一整年,各行各業免不了疫情的波及,而社福領域也同樣的面臨著許多挑戰。以高雄市為例,2020年因疫情而減少參與社會服務中的社會福利服務志工人數就有3,924人,減少投入人數約占社會福利類一成,而社會福利普遍為各縣市志願服務人數最多的類別...

時事能源

【葉宗洸觀點】為什麼大停電?:「能源辦」該面對供電不足的現實

針對經濟部提送的《513及517停電事故檢討報告》,行政院能源辦公室終於在日前完成審閱,並提出多達十一點的審查意見與建議事項。官腔展現之餘,其中的兩點建議很值得仔細檢視,真心懷疑「能源辦」是不是有話不敢明講...

社福

【林彥良觀點】「跑太快的」衛福部志工系統 真能有效e化嗎?

隨著科技的進步,志願服務的相關行政也逐漸轉為e化,衛福部現行有「志願服務資訊網」及「志願服務資訊整合系統」兩個網站,前者資訊網是給志工查詢自身相關時數以及供全民查閱志願服務相關公開資訊;後者「整合系統」是給志工單位管理者或志工督導及政府單位使用...

時事社福

【林彥良觀點】超高齡化社會下的時間銀行的重要與挑戰

臺灣目前為高齡化社會,按照推算在2026年則有可能會進入超高齡化社會。面對未來的超高齡化社會,我國的社福系統是否能支撐的住呢?現行階段政府提出所謂「長照ABC」的政策...

能源

【李敏觀點】明年一定缺電,難道公投前不知道嗎?

媒體報導,「郭台銘:明年一定缺電 大家要做出應有的準備」,「工商協進會今早餐會 林伯豐:臺灣未來不能過度依賴仍會排碳的天然氣」,「台積電劉德音:至於不少企業家認為明年會缺電,劉德音則表示,短期的問題沒有討論太多。劉德音表示此問題要政府與民間合作,尤其是在綠能還沒有起來前,臺灣要怎麼度過。」這些偉大的企業家還真的是先天下之樂而樂,後天下之憂而憂啊!這些話不能早幾天講嘛,公投日過了才說,不就是廢話..

歷史

【楊渡觀點】蔣介石的「另一種凝視」

1949年蔣介石撤退到臺灣之後,仍對胡適敬重有加,胡適支持《自由中國》,推動自由主義思想,提倡獨立思考。1952年,他勸蔣介石要遵行憲政,實施民主,放棄獨裁;12月13日蔣介石日記記載...

時事社福

【林彥良觀點】從鐵人三項省思全民運動的南北落差及普及性

2021年花蓮太平洋鐵人三項錦標賽剛結束,今年因為疫情許多運動賽事紛紛延期,這場花蓮太平洋鐵人三項錦標賽也就成了中華民國鐵人三項協會今年唯一舉辦的一場鐵人三項。這次鐵人三項錦標賽有許多鐵人三項的常勝軍也參加,而另一亮點,就是前總統馬英九也是選手之一。馬前總統雖然已71歲但體力仍相當好,順利完成鐵人三項所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