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百般阻撓,明槍暗棍不斷的雙城論壇,終於於12月17日(二)圓滿結束。途中沒有矮化主權,沒有爭議言行,只有兩岸交流的再度春暖花開,且有了實質「牛肉」,2000多萬人的上海市恢復臺灣團體遊,對臺灣觀光不無小補…
在這一次成功的交流活動中,臺灣幾乎所有民眾都從大陸學生訪問團的表現看到了大陸的軟實力,有些長輩甚至發出喟嘆,真不知道這樣好的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而所有關注陸生團訪臺一事的海內外華人,包括外國人在內,也都因此看到了臺灣的軟實力。兩岸關係正藉著這種優質交流活動,朝向互相欣賞,互相肯定的方向前進;雖然在此過程中,我們不可能天真的以為,可以忽視人性惡的一面,而不必做萬全準備…
受到矚目的大陸青年訪問團,雖已結束交流行程,相關話題仍在臺灣內部發酵,如大陸某網媒稱馬龍等人參訪中山女高如「唐僧進盤絲洞」,陸生團學生代表在祝賀中華隊拿下棒球十二強賽冠軍時,稱我方為「中國台北」,使原本充滿善意的兩岸青年交流活動留下遺憾,也再度挑起臺灣人民對於國族認同的複雜情感…
大陸學生訪問團成員參訪臺灣期間,透過媒體祝賀「中國台北隊」拿下世界棒球冠軍引起爭議,除了政治炒作之外,其實也反映出許多人在兩岸關係中因為沒了過往的自信,呈現出的自卑心態。「中國台北」這個詞,誰不知道是大陸的用法?而臺灣使用「中華台北」作為參與國際賽事的名稱,又有誰不知道是國際政治現實…
和平與戰爭永遠是國際關係中不斷轉變的定律。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以後,國際上仍出現許多區域型衝突(韓戰、越戰、中東戰爭、俄烏戰爭等),強權之間在具備相互保證毀滅(核彈)的基礎上,仍以談判、軍備管控的模式避險。兩岸自1949年分裂、分治後也爆發數十場海空戰爭,幸運的是所有關於兩岸的軍事衝突皆在「海峽以西」的範圍發生…
民進黨執政以來,始終不敢修憲改國號,如今賴總統無視一般人民連改名都須經法規程序,洗滌國人對史實的認知之外,亦是洗滌國人對國號的認知。套用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針對前總統川普無根據的聲稱拜登政府刻意避過共和黨地區救災,還把物資送給非法移民,是說謊,並語重心長地說「什麼時候這麼做變得可以了?」…
共軍東部戰區於14日上午5時2分突然發布消息指出,將組織戰區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位臺灣海峽、臺島北部、臺島南部、臺島以東,開展「聯合利劍-2024B」演習;但出乎許多人意料之外的是,東部戰區在當天下午18時4分又發布消息表示,各項演習科目「圓滿完成」結束,歷時約13個小時…
在全球化浪潮中,跨境基礎設施建設已成為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和政治互信的重要途徑。然而,無論是海底隧道、跨海大橋,還是穿山隧道,這些宏偉工程不僅涉及技術挑戰,更蘊含著複雜的政治、法律、經濟和社會因素。在探討兩岸可能的海峽通道建設時,我們必須意識到,真正的連結始於心靈的橋樑…
然而,當我們審視捷克的歷史,將會發覺這個「祖國」早已更迭了幾度政權,統治者也換了幾個強權。那麼,這首寫於十九世紀的「我的祖國」,又意味著什麼呢?它是一個政權的名稱?一個國家的名字?還是一塊母親生長的土地?一條音樂家深愛的河流?還是他深愛的人民,以及民間流傳的民謠和傳說…
在中華民國113年國慶晚會上,賴清德總統發表了關於國家認同的演說,言辭直白,似乎對當前臺灣社會中的認同分歧感觸頗深。這番話既強調了中華民國在臺灣「落地生根」75年的歷史,也試圖劃清臺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界限,讓人不禁思索:賴總統這樣的呼籲,究竟是對某些政治人物和民眾的不滿,還是他認為社會上存在對於中華民國意義的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