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

【陳一新觀點】九月天 美中臺變天?

2021年9月,美中關係開始變天,正式邁向既競爭又合作的大道。不過,從6月到9月這段期間,美中關係充滿了驚奇與轉折,高潮迭起,讓人目不暇接。

【黃郁媗觀點】崛起中的東南亞

面對中、美兩強的競逐,遊走於抗衡與扈從之間的避險(hedging)已成為許多國家的政策主流,透過與中、美兩強皆保持友好關係,不得罪任一方,也不完全扈從於任一方的方式,以獲取最大的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

【劉大年觀點】臺灣申請加入CPTPP的解析

中國大陸日前正式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而臺灣也緊隨其後,正式申請加入CPTPP。

【温承澤觀點】喀布爾淪陷、民主黨與共和黨

在世界目睹近期阿富汗淪陷的同時,美國國內對拜登總統混亂撤軍行動的批評力道也正在加強。但值得注意的是,民主黨內部鮮少有人公開對阿富汗混亂的局面加以評論。其中,民主黨籍紐澤西州眾議員Tom Malinowski公開批評拜登政府未能提早撤離美國人與阿富汗盟友;而曾在伊拉克戰爭中服役的民主黨籍麻州眾議員Seth Moulton也批評阿富汗局面是「可避免的災難」。另外有幾位民主黨籍參議員提到國會可能會針對美國「為何沒能更有效的預防阿富汗政府淪陷」一事展開調查。

【宋磊觀點】阿富汗事件帶給臺灣的啟示

2001年發生911恐怖攻擊事件後,沒多久美軍變向阿富汗發動反恐戰爭,這場戰爭耗時二十年,不但造成2500名美國軍人死亡,超過兩兆美金的投入更讓美國財政透支,8月15日當美軍認為無法阻擋塔利班攻勢時,美國連同駐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大使一同撤離,其他西方國家見狀也紛紛逃離阿富汗,換言之一場二十餘年的戰爭宣告結束。

【黃介正觀點】維繫臺海和平靠美國?

自從「八二三炮戰」以後,兩岸關係縱使有起伏,臺海已經63年沒有戰爭。由於兩岸無戰事,而有臺灣在上個世紀的經濟建設與民主發展,攢下至今仍在花用的老本。如何守住臺海和平,為幾個世代立下基礎,則是當今各界菁英無可旁貸之責。

【張登及觀點】白馬非馬,阿富汗當然不是臺灣

阿富汗政府從8月初起,短短十幾天丟掉十餘省會,總統加尼(Mohammad A. Ghani )在8月13日親臨前線勉勵政府軍,14日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話,15日夜即匆匆搭機出逃塔吉克並最終抵達阿聯酋。加尼政府如此戲劇性的崩塌,被許多人比擬為1940年代末國民政府在內戰中的潰敗。更多人把阿富汗親美政權的垮臺與美國支持的南越阮文紹政府在1976的滅亡相提並論,還有人想到也曾有條約與邦交保障的臺灣,在1971年與1979年兩度被美國「拋棄」,因而發出「今日阿富汗,明日臺灣」的哀嘆。

【翁履中觀點】美國抗中留退路,挺臺成本臺灣付

美國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在七月底訪問天津,試圖重建美中對話管道,但是在八月初的東協外長高峰會上,美日聯手批判中國大陸,又讓中國外長王毅憤怒回擊,要求美日不要對中國大陸有不實指控。對臺灣而言,美中關係緊張究竟是福還是禍?表面上看來美國和民主盟友都加大了對臺灣的支持力道,可是,力挺臺灣不能只是言語,就算對美國有高度的信任,難道不該先搞清楚美國有多少實力和決心來支持臺灣...

【葉家興觀點】恐懼中國:事實、迷思或計謀?

美國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上月底(7月25日)抵達天津,展開為期兩天的訪華行程。翌日與中國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會面,為10月元首峰會進行鋪路。這是拜登總統就任七個月來,美方最高層級的官員來訪。會晤前雙方都以制裁手段下馬威,為自己的談判增加籌碼。劍拔弩張,頗有一觸即發的火藥味...

【陳一新觀點】今天不付出 明天付更多

全世界國家都在比競爭力,過去我國這方面也的確名列前茅,但這一年來臺灣的競爭力可能已如江河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