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於2023年6月29日,在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 Inc. v.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一案,推翻了已經實行約50年的種族優惠入學措施,認定大學招生考量種族因素,係屬違憲!這將嚴重衝擊美國非洲裔以及拉丁美洲裔進入頂尖高等教育學府的機會...
教育是國家的百年大計,需要有長遠的思考與規劃,如果急促的推行或是空有理卻缺乏務實的做法,那就可能未蒙其利卻先受其害,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大幅增加高等教育的規模,現在卻落得要如何讓大學退場機制才不會形成大風暴,這是相當的諷刺,所以真心希望政府在推出政策時可以更具專業性,才能取得民眾更大的信任...
博愛座是一種很好的設計,但是因為我們缺乏更深層的教育意涵,所以讓原本的良旨美意衍生出太多的後遺症,甚至產生我們不願意見到的社會衝突...
2023年大學學測進入第二天,身為文組(第一類組)考生的家長,對於目前學測制度的不公,實在不寫不快!
教育部在規劃我國的學測制度時,卻忽略了我國學生從高二開始就進行文理分組的制度性差異,從而在規劃學測考試科目時,將文組學生學習重點的歷史、地理及公民,濃縮成一科「社會科」…
李坤隆老師日前撰文從資源及歧視角度立論,主張應廢除原民升學保障制度。或許該投書出發點是為原民生著想,但身為原住民族的一份子,覺得這位老師恐怕對該制度誤解不少,必須為自己族群說一些話…
2023-01-02 / 陳張培倫Tunkan Tansikian
閱讀更多2003年時,高雄女中畢業的排灣族小孩雷家佳時因家境不好,考上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公費生資格,最後卻決定禮讓備取的921地震受災戶張穎華,自己轉而就讀政大法律系,這段佳話也成為當時媒體焦點。這樣的新聞至今仍讓人感動,但是卻也凸顯出原住民加分制度的許多問題。如果不予以正視,恐怕會衍生出另類的種族歧視,甚至可能被解讀是政策的心虛。
近日,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以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等大學法學院,相繼宣布退出《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的排名評鑑...
臺灣大學的校長遴選委員於10月7日以過半數的13票,從6名候選人中選出工學院長陳文章為下一任的校長。這一次的臺大校長選舉過程相對平淡,既沒有不同校務經營理念的交鋒,也躲過了外界政治力的干擾與介入。在此同時,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HE)近日公布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臺大從2022年的113名退至187名。雖說臺大的總體經營成效不見得需與這類排名直接聯結,但世界一流名校在類似排名都位列前茅,卻也是不爭的事實。如何讓臺大至少能與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的頂尖大學並駕齊驅,應是新校長無可迴避的重任!
最近,「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放榜」結果讓許多臺灣人既傷心又驚訝:臺灣排名最前面的「自然」是眾望所歸的臺大。但臺大的世界排名一下子從113名滑落至187,這是因為臺大的學術、教育水準真的一年內掉了這麼多嗎...
由於過去20年少子化的大趨勢,今年四月立法院通過、五月施行的《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將使得大部分現存私立大學於未來10年內陸續退場。光是今年上半年,已有4家私大宣布停招或停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