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邱泰達觀點】文化的總論,什麼叫做臺灣本土文化

今日筆者想談文化多樣性與平衡歷史認同的根基,文化政策不能走向「文化民族主義」(Cultural Nationalism)。首先,如何理解「文化」這二個字的意涵,非常重要。一個社會的文化代表著族群理論與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是一代人傳給下一代人的觀念與行為模式的內涵,社會與生活模式雖會隨著時代快速變遷,但族群文化始終不變…

【楊渡觀點】文明的精神家園

然而,當我們審視捷克的歷史,將會發覺這個「祖國」早已更迭了幾度政權,統治者也換了幾個強權。那麼,這首寫於十九世紀的「我的祖國」,又意味著什麼呢?它是一個政權的名稱?一個國家的名字?還是一塊母親生長的土地?一條音樂家深愛的河流?還是他深愛的人民,以及民間流傳的民謠和傳說…

【李紫嫻觀點】踏尋忠貞.異域歲月

「桃園金三角」指的是中壢、平鎮、八德交界處,而忠貞新村即位於桃園金三角文化區的中樞。該地在戰後首先有滇緬孤軍遷入,後來漸漸加入許多來自泰、越、寮、金的新住民,在彼此交織後,呈現多元的風貌,同時顯現文化的高度包容性。而今,我們帶同學踏查忠貞地區,看看舞臺上各式文化如何交織共榮…

【宋磊觀點】曾經的中蘇關係

日前賴清德總統於受訪時說出,中國應拿回清朝時期璦琿條約割讓給俄羅斯的廣大土地,此話一出立刻引發國際媒體關注;俄國外交部發言人沙卡洛娃(Maria Zakharova)立刻駁斥,聲稱中俄兩國於西元2000年簽署條約已無邊界問題,並指出臺灣當局無權代表北京⋯

「青年看世界」系列-【李紫嫻觀點】 星火不滅,孤軍魂遠—泰北忠烈的長歌

泰北群山巍峨如萬古長青的屏障,守護著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先烈英魂彷彿仍在這裡盤旋,他們的故事訴說不滅的精神與忠貞。他們曾以血肉之軀捍衛家國,卻在異域的孤煙中,逐漸被時光淹沒。「一群被遺忘的人,他們戰死,便與草木同朽;他們戰勝,仍是天地不容!」這裡的每一片山巒、每一道河谷,都回盪著他們不屈的呼喚⋯

【賴祥蔚觀點】規管網路視聽服務先省思臺灣文化主權受侵吞等三大問題

匯流時代網際網路視聽服務最當紅,網路平臺提供的視聽服務,在觀看人數與廣告收入等面向都陸續超越了傳統廣電媒體。很多傳統廣電媒體大感不平,因為政府對傳統廣電媒體處處規管,但是幾乎不太管網際網路的視聽業者。政府應該怎麼規管網際網路的視聽服務,確實是當前非常重要的課題⋯

【揭仲觀點】烏克蘭的庫斯克攻勢宜見好就收

在高度保密下,烏克蘭武裝部隊於8月6日從東北部發動一場跨境奇襲,為數約4個旅的烏克蘭進攻部隊,成功突破俄羅斯邊防部隊微弱的抵抗,沿四條軸線攻入俄羅斯的庫斯克州,過程中也多次挫敗俄軍所發起的局部反擊,並俘獲數百名俄軍戰俘。由於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俄羅斯本土首度遭到鄰國攻入,不僅對莫斯科造成不小震撼,也立即引發國際的高度關注⋯

【黃介正觀點】「事實獨立」與「法理統一」的對撞

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是創造性模糊,是兩岸得以階段性相安無事的根本,是爭取時空彈性,打開戰略主動,讓歷史巨輪依照天體自然規律運行的軌跡與速度⋯

【汪葛雷觀點】煽動支持者被害妄想症,民進黨真是卑劣

任何一個想勝選的政黨動員自己支持者,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但重點還是要適可而止。不應只鼓吹情緒,而不思解決問題的正道。民進黨若繼續放著拉攏在野黨,組聯合內閣等正路不走,堅持在背離主流民意的路上越跑越遠,越跑越快,才真正會實現林右昌的預言:民進黨2026與2028敗選⋯

【宋磊觀點】踢正步、刺槍術,豈是戰技問題?

今年正逢黃埔軍校建軍的第一個百年,但對於黃埔來說,這卻是再難熬不過的日子。隨著新政府的一意孤行,象徵黃埔精神的傳統刺槍術、正步終究被埋沒於歷史的長河之中。看似是戰術效益上的考量,實則卻暴露於政治的對抗內。然而,回看刺槍術與正步的意義,我們必須正視其作為日常操練而言,對官兵士氣不可忽視的助益,而非僅僅著眼於近身搏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