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蔣萬安臉書
距離2022地方選舉還剩下不到10天的時間,許多選情緊繃的地區,都進入短兵相接的階段,畢竟根據過去的經驗,雖然大多數的選民(約七成)在選前兩個月就已決定投票給誰(或不去投票),但也有近一成的選民是在投票前一、兩天才決定。因此,針對高度競爭的選區,這一成的選民動向可能就決定勝負,各陣營候選人勢必得戰到最後一刻,只是這類型高度競爭選區不多就是了。
這次選情和過去兩次地方選舉(2014及2018年)最大的不同點,在於缺乏單一的競選主軸。2014年時因為太陽花學運剛結束,民進黨收割了討厭國民黨的氛圍,不但獲得地方選舉的勝利,更進一步將氣勢延續到後續總統及立委選舉,造就了2016年的政黨輪替。2018年地方選舉前,由於蔡英文政府上臺後的改革不得人心,在中央施政滿意度低迷的情況下,伴隨著韓國瑜帶起的「韓流」風潮,國民黨席捲了多數地方首長的席次,一度讓蔡英文的總統連任之路陷入危機。換言之,過去兩次的地方選舉,我們都可以看出全國性的風向,即對於執政黨的觀感、或中央政府執政績效,或多或少影響了地方選舉的結果。
我們大致可以將這次的選舉區分成兩類:有現任者爭取連任及沒有現任者參選的開放席次選舉。只要有現任者角逐連任的縣市,不分黨派,選情幾乎都沒有太大的懸念,現任者佔盡優勢。至於開放席次的選舉,選戰主軸皆因地置宜,缺乏統一的主軸。譬如:桃園選戰經歷了換將風波;在臺北,由於前防疫指揮官投入選舉,防疫得失成了攻防重點;新竹陷入人格戰爭;基隆則是地方政績能否延續。總之,這次地方選舉,全國性的藍綠對決氛圍相對不強,中央執政績效也不是地方選舉的重點,選情回到各地候選人對決。
由於選舉時程的關係,過去許多人會將臺灣的地方選舉視為是後續總統大選的前哨戰,提出所謂的「滾雪球效應」,譬如2014年地方選舉結果與2016年總統大選的連結。不過,2018年國民黨在地方選舉大勝後,反而出現了所謂的「鐘擺效應」,即民進黨在2020年總統及立委選舉勝出,持續執政。換言之,地方選舉結果和後續中央層級的選舉,原本就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而這次地方選舉在更強調地方及候選人因素的情況下,其結果與後續總統大選選情間的連結可能更弱。
不過,這次地方選舉各主要政黨的縣市長候選人,除了少數選區外,都是黨中央指定,並未經過初選程序。因此選後這幾個關鍵、高競爭選區的勝負,對於黨內權力結構勢必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衝擊,影響層面也將包括未來主要政黨推出的總統大選人選。但目前看來,不論這次地方選舉的結果如何,對於2024年總統大選的大盤,將不會造成結構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