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觀點】臺灣民主政治站在十字路口

圖片來源: 賴清德臉書


受全球矚目的臺灣大選,在驚濤駭浪聲中落幕。基於地緣政治的考量,CNN報導這次大選可能改變世界;至於改變了甚麼?目前尚無答案,可能必須進一步觀察;但可以確定的是,選舉結果己造成臺灣政治板塊的移動。

這次選舉雖有六成選民期待下架民進黨,但選前多數民調就已顯示,除非「藍白合」推出一組參選,否則就會出現「三腳督」的格局,讓民進黨坐收漁人之利,勝選打破8年政黨輪替的魔咒。

民眾黨的異軍突起,改變了臺灣傳統藍綠相爭的政治生態。柯文哲曾以「為何台灣必須開創第三條路」為題投書《經濟學人》,但缺乏足夠的政治資源,幫助他走這條艱困的道路。柯文哲是以帶有民粹主義色彩的領袖魅力,吸引了那些對現實不滿的年輕人及厭惡政黨惡鬥的中間選民。

國民黨未能挾上回地方選舉勝利餘威,在這次大選中有所斬獲,令人遺憾但並不意外。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雖有整合非綠陣營之意,但面對內部主戰者的壓力,加上當事者的各有所圖,功敗垂成,但屬非戰之罪。值得檢討的是,國民黨因長期固守基本盤,而無法開拓新的票源,結果出現分裂投票的現象,即「選黨不選人」。

賴清德勝選反映的是,一個團結的執政團隊,面對一個分裂的在野陣營。民進黨確實善於選舉,加上坐擁執政優勢,打起選戰如虎添翼。賴清德競選團隊理解,身上背負的是蔡政府留下的執政包袱,故在內政上「避重就輕」,採取的是守勢;但在涉及兩岸事務時,則立刻轉守為攻,藉炒作「中國介選」來施展「抹紅」戰術。結果令對手投鼠忌器,以至「理直氣不壯」,缺乏反擊之力。

身為政治學者的前泰國總理譚寧(Thanin Kraivichien)說過,發展中國家的民主化目標並非一蹴可幾,必須要培養民主的政治文化建立民主的政治結構。從這兩個先決條件看,臺灣距離目標還相當遙遠。

以政治文化而言,臺灣實施民主選舉多年,但選舉文化仍未步上正軌。只見選戰期間,有人以族群意識製造社會分裂;有人以統獨議題深化認同危機;有人以網路側翼散布不實訊息。各式各樣的「奧步」層出不窮,似乎無人在意「牛肉在哪裡」。

以政治結構而言,賴清德以40.05%的得票率,成為「弱勢總統」。三黨不過半讓「左右逢源」的民眾黨,有可能在立法院扮演「關鍵少數」的角色。如果在野黨選前提出的「聯合政府說」,在選後成為一張「空頭支票」,則朝野政黨的合縱連橫,不僅影響政務推動,也影響政治穩定。

民主是可欲的,但以臺灣當前的內外處境看,民主不是維護國家安全的「萬靈丹」;尤其是選戰過後,一「舉」可以得天下,但並非一「舉」就能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