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葛雷觀點】大內宣掩蓋不了拜登不積極反中的事實

圖片來源: Joe Biden twitter


自從拜登當選以來,民進黨的大內宣機器就面臨一個窘境:「如何塗脂抹粉,把拜登團隊對中國普通炸彈等級的敵意,誇大成原子彈等級?」現在看來這個工作有越來越難做的趨勢。拜登「友臺但也友中」的態度招然若揭,臺灣人(尤其是反中的臺灣人)是該面對了。

首先,我們要定義一下:美國「挺臺」的標準到底為何?這方面分成兩種標準,一種叫做「外交標準」,是從外交專業人士的角度衡量美國在對臺軍售、支持臺灣加入國際組織、以及美臺各類交流層級的水準。若從這個標準來看,美國歷任總統都在及格的標準上,柯林頓與小布希都派航空母艦進入臺灣海峽,歐巴馬時代也給了臺灣免簽證,並派環保部長訪臺。

但自從川普上臺以來,多了一種「庶民標準」:在庶民標準底下,一個合格的美國政府,不只要在言語和行動上挺臺,更重要的是要大聲且用力地「反中」!也就是說,美國必須要展現出對中國及中國共產黨的徹底否定,展現出「美中不兩立」的決心,並採取實質行動圍堵中國,還要在言語上羞辱中國。這才叫做「挺臺」。唯有如此,才能給臺灣人國家正常化的想像,滿足「好人(臺灣)得勝,壞人(中國)萬劫不復」的期待。只要不反中,或是反中不夠大聲不夠兇不夠明確,那就是「不挺臺」。

問題來了,現在換黨執政了。拜登不是川普,也永遠不會變成川普。儘管民進黨政府一直設法找尋題材「隱惡揚善」,希望說服國人,未來仍然是一片坦途,美國一樣是臺灣最大的後盾。而且講得好像臺灣人可以繼續仇中。還拿蕭美琴與國務卿Antony Blinken(布林肯)通話、蕭美琴獲邀出席拜登就職典禮,以及國務卿布林肯、情報總監Avril Haines、國防部長Lloyd Austin、商務部長Gina Raimondo在參院聽證會上對中國批判發言等事件來炒作。但在現實上,拜登政府早已顯露出許多「對中軟化」的跡象。

舉例來說,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官Kurt Campbell(坎貝爾)日前談到美國對中政,就強調雙方的不信任已非常深遠,未來施政將著重「可預測性、穩定性和明晰性」,避免「驚喜」。並可能會從小地方著手改善關係,包括撤銷驅逐記者命令、放寬簽證限制、恢復被關閉的領事館等,「彼此後退一步,考慮雙方可以邁出的一小步,在未來保持一種可行關係」。

不只如此,國務卿布林肯在參院聽證會,針對前國務卿Mike Pompeo(龐佩奧)解除臺美官方交流限制一事,強調會依據臺灣關係法「仔細檢」,暗示不會照單全收。同時拜登政府也暫時解除川普政府對中國企業不得進美國電網的禁。準商務部長Gina Raimondo聽證會中也不願表態將維持對華為的禁,只說會「評估做出對美國國家及經濟安全最佳選擇」。除此之外,拜登還率領美國重返WHO,稱譚德塞為「親愛朋」,並發布反歧視備忘,譴責稱新冠肺炎為中國肺炎或武漢肺炎的行為。

上述種種言行與政策,在「庶民標準」的框架下,都是不可接受的。「中國是霸凌者,臺灣是受害人,你包容霸凌者,豈不等於在我的傷口下灑鹽?美國還配稱為民主的燈塔,正義的守護者嗎!」

紙是包不住火的,民進黨政府口中的拜登挺臺,僅只是套用「外交標準」得出的結論。若照外交標準看,哪個美國總統不挺臺?重點是拜登政府滿足不了「庶民標準」的期待。一個不仇中的美國政府,是不可能實現這些臺灣人國家正常化的慾望的,他們就會說,臺灣在國際上的地位只能原地踏步云云。

臺灣人的期望值已經被川普政府大大膨脹,斷不可能滿意於拜登政府。短期內臺灣人,尤其是綠營支持者,可能會以抱怨憤怒來宣洩心中憤恨。但時間久了,還是要接受國際社會不欲臺灣成為區域不穩定因子的現實,而當那一天來臨,民進黨煽動仇中情緒打的雞血將打回原形,臺灣人會重新回到務實的態度看待國際與兩岸關係,民進黨選舉無往不利的日子也將一去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