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仲觀點】國軍為何要實施「立即備戰操演」

2025-03-20

【揭仲觀點】國軍為何要實施「立即備戰操演」

鑒於2024年以來,共軍在臺灣周邊的軍事活動已出現明顯改變;為應付這些變化所可能造成的挑戰,國防部規劃從今年起,除年度例行的漢光演習與各戰區輪流實施的戰備月外,將再實施「立即備戰操演」,訓練國軍應對不同型態威脅的能力,並從3月17日至21日,進行首次操演…

【葉慶元觀點】陸配鼓吹武統就驅逐出境?臺灣還是自由法治國家?

2025-03-18

【葉慶元觀點】陸配鼓吹武統就驅逐出境?臺灣還是自由法治國家?

近日,陸配網紅「亞亞」因為在抖音帳號「亞亞在台灣」上鼓吹武統言論,遭內政部移民署廢止依親居留許可,不但將遭強制出境,並且五年內都不得再申請來臺依親。亞亞因此將被迫家庭離散,無法與先生共同養育、照顧三名年幼的子女。筆者認為,移民署此一處分顯然是惡意曲解法令,不但違憲限制人民之言論自由,違法將亞亞遞解出境、迫使其家庭離散的結果,更將造成難以回復的損害。亞亞或其家人,除可向內政部提起訴願外,並應即向移民署、內政部或行政法院申(聲)請停止執行,以免緩不濟急…

【何思慎觀點】川普不滿美日同盟給石破「印太北約」機會

2025-03-12

【何思慎觀點】川普不滿美日同盟給石破「印太北約」機會

美國總統川普6日在白宮向媒體表達對《美日安全保障條約》的不滿,認為美國須片面防衛日本,但日本卻沒保護美國的義務。此議為美日關係投下變數,川普意味二戰結束後日本始終搭美國安全便車,占盡美國便宜,道盡川普對戰後日本的刻版化印象,延續第一任期對美日同盟的態度…

【張登及觀點】不願面對的事實?多極化、地緣政治與複合國際秩序

2025-02-24

【張登及觀點】不願面對的事實?多極化、地緣政治與複合國際秩序

在臺灣的言論市場,甚至學術研究成果裡,「地緣政治」與「國際秩序」都是長期被忽略的冷門議題。地緣政治好像早就被全球市場的藍海抹平,國際秩序早就在蘇聯瓦解的那一刻定於一尊。就算次貸風暴與克里米亞危機爆發,國外開始熱議舊秩序可能終結、地緣政治亂象四處蔓延,臺灣也要拖到美中貿易戰乃至新冠疫情後,一系列「輕鬆讀」、「圖解」等等的地緣政治書刊才突然熱賣…

【衣冠城觀點】2025歐盟面臨分裂的一年

2025-01-23

【衣冠城觀點】2025歐盟面臨分裂的一年

2025年對歐盟來說將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加速歐盟分裂的力量稱正在暗潮洶湧,2024年改選的新歐洲議會與歐盟理事會領導層恐怕也無能應對…

【葉家興觀點】寡頭政治與宏觀腐敗

2025-02-07

【葉家興觀點】寡頭政治與宏觀腐敗

「美國正在形成擁有極端財富、權力和影響力的寡頭政治(oligarchy),這實際上威脅着美國民主、基本權利和自由,以及每個人取得成功的公平機會。」「大量虛假信息和誤導性信息正在壓垮美國民眾,這助長了權力的濫用。而技術的集中、科技工業複合體的崛起,可能也將為美國帶來危險。」…

【陳國祥觀點】川普天威難測,拖累美國經濟

2025-03-07

【陳國祥觀點】川普天威難測,拖累美國經濟

川普當選總統的一大原因是多數選民對他提振經濟及降低通膨有信心,他執政一個半月來,採取一些經濟對策,奈何尚未顯露績效,民眾的信心卻已銳減。關鍵原因是他翻來覆去,天威難測,人們的顧慮隨而變多也變重,從而使美國經濟籠罩在不確定性的疑雲中,企業與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多方面影響美國的經濟表現…

【本田善彥觀點】「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精神的陰魂不散

2025-02-10

【本田善彥觀點】「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精神的陰魂不散

文化部長李遠在預算被刪減後,一度引述在日籍側翼言中之「破蛋說」,還哽咽說臺灣文化主體性的「胚胎」在此關鍵時期被「下毒手」云云。看了這一段,我有點驚訝,難道少了些官方預算,所謂「臺灣文化」的主體性無法撐住?「文化」底子那麽薄弱,可見的那些叫做「文化」什麼的内容,八九不離十不接地氣,只是為配合政治宣傳的目的而搞出來的「人造肉」般之内容。少了這種沒有實際文化生命力的内容,對實際社會其實沒有任何影響…

最新文章

【汪葛雷觀點】狼來了 狼來了 賴神又拿中共恐嚇臺灣人了
【汪葛雷觀點】狼來了 狼來了 賴神又拿中共恐嚇臺灣人了

我們的確受到外力威脅,所以政府與人民平時維持一定程度的警戒,保護國家安全,必要時為國家犧牲奉獻,是理所當然的。但這並不等於我們需要陷入「警報疲勞」中,若有政黨為了一己之力,過度煽動民眾的恐慌心理,最終導致關鍵時刻民眾無法做出恰當反應,這樣的政黨無疑是國家社會的罪人…

【金彥斌觀點】反抗仇視中共,還是大陸人民?
【金彥斌觀點】反抗仇視中共,還是大陸人民?

近日,美國政府逮捕在哥倫比亞大學內進行支持巴勒斯坦抗議活動的學生,其中活動領袖哈里爾(Mahmoud Khail),被下令驅逐。哈里爾實際擁有綠卡(永久居民身分)、妻子為美國公民,目前已懷孕八個月,川普政府此舉引發言論自由與驅逐移民的爭議,而哈里爾被逮捕的理由,僅依憑國務卿盧比歐認定其「留在美國將對外交政策帶來『不利後果』」,未有其他法律依據…

【揭仲觀點】國軍為何要實施「立即備戰操演」
【揭仲觀點】國軍為何要實施「立即備戰操演」

鑒於2024年以來,共軍在臺灣周邊的軍事活動已出現明顯改變;為應付這些變化所可能造成的挑戰,國防部規劃從今年起,除年度例行的漢光演習與各戰區輪流實施的戰備月外,將再實施「立即備戰操演」,訓練國軍應對不同型態威脅的能力,並從3月17日至21日,進行首次操演…

【葉慶元觀點】陸配鼓吹武統就驅逐出境?臺灣還是自由法治國家?
【葉慶元觀點】陸配鼓吹武統就驅逐出境?臺灣還是自由法治國家?

近日,陸配網紅「亞亞」因為在抖音帳號「亞亞在台灣」上鼓吹武統言論,遭內政部移民署廢止依親居留許可,不但將遭強制出境,並且五年內都不得再申請來臺依親。亞亞因此將被迫家庭離散,無法與先生共同養育、照顧三名年幼的子女。筆者認為,移民署此一處分顯然是惡意曲解法令,不但違憲限制人民之言論自由,違法將亞亞遞解出境、迫使其家庭離散的結果,更將造成難以回復的損害。亞亞或其家人,除可向內政部提起訴願外,並應即向移民署、內政部或行政法院申(聲)請停止執行,以免緩不濟急…

【李坤隆觀點】在野黨要從谷底反彈,才能保住民主的根基
【李坤隆觀點】在野黨要從谷底反彈,才能保住民主的根基

在大罷免的時代,臺灣的民主制度顯然已經受到極大的挑戰,尤其在未來的幾個月,國內政局的不穩定恐怕是不可逆的趨勢,畢竟執政黨對於大罷免已經定調,連執政黨主席都即將出手,將來國內政壇的腥風血雨絕對是無法避免的結果,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只能自求多福,但是在野黨絕對要有所作為,更應該谷底反彈,才能保住臺灣民主的根基…

【宋磊觀點】川普2.0的時代下,臺灣剩下多少戰略地位?
【宋磊觀點】川普2.0的時代下,臺灣剩下多少戰略地位?

臺灣向來有「不沉的航艦」稱呼,其具體表現在臺灣位處第一島鏈上的中間位置,冷戰時期,當時美國在亞太地區建構反共聯盟,特地拉攏臺灣成為反共的島嶼,至少在「中」美正式斷交前,臺灣享有戰略地位所帶來的經濟利益與安全,但在1979年元旦,美國的戰略重心轉向,在外交上和中華民國斷交,軍事上廢除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一時間臺灣淪為亞細亞的孤兒…

時事

【楊渡觀點】你可以選擇仇恨,我願看見孩子
【楊渡觀點】你可以選擇仇恨,我願看見孩子

朋友從北京回臺灣過年,帶了他的妻子、孩子,和家族的兄弟姐妹,二十幾個人組團,去菲律賓旅遊,避開年節人潮,全家團聚旅行。旅行幾天後要回來,到了機場,卻被阻擋下來,所有人都可以走,唯有他的孩子不行,因為孩子是大陸籍,臺灣不許入境...

【陳立誠觀點】繳電費的是不是利害關係人?—離岸風電行政訴訟的最後關頭
【陳立誠觀點】繳電費的是不是利害關係人?—離岸風電行政訴訟的最後關頭

2018年離岸風電兩次招標,過程違法亂記。監察院於2018年12月針對此案對經濟部提出糾正案,經濟部置之不理。

【劉大年觀點】臺灣申請加入CPTPP的解析
【劉大年觀點】臺灣申請加入CPTPP的解析

中國大陸日前正式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而臺灣也緊隨其後,正式申請加入CPTPP。

【李敏觀點】中華核能學會的立場:非核不可
【李敏觀點】中華核能學會的立場:非核不可

七彩能源:煤、氣、核、水、風、光、地熱、……。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七彩能源各有優劣,都有環境與生態的衝擊,也都有健康的風險。能源供應與價格的穩定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臺灣地狹人稠,能源超過98%依賴進口,能源多元化是必要的。贊成核能的人,從不反對其他能源的發展與使用,但是反核者卻堅持將臺彎80%的電力,放在氣與煤兩項均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並導致溫室效應的能源類型。目前幾乎全世界都認為氣候變遷是人類面臨最大的危機,減少能源使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各國能源政策的當務之急,而核能發電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所有發電方式中最低的,則是毋庸爭辯的科學事實....

【劉怡君觀點】從他國語言政策,談臺灣雙語教育
【劉怡君觀點】從他國語言政策,談臺灣雙語教育

根據2019年EF全球非英語國家的英語程度指標報告,「超高英語精熟度」(Very high proficiency level) 的國家大多是歐洲國家,如荷蘭、瑞典、挪威、丹麥分居前四名。亞洲唯一進入「超高英語精熟度」的國家是新加坡,名列第五。臺灣則是第38名,屬於「中等英語精熟度」(moderate proficiency level) 的國家...

【汪葛雷觀點】臺灣網民為何要逼華碩表態並自取其辱?
【汪葛雷觀點】臺灣網民為何要逼華碩表態並自取其辱?

正常情況下,正常人都會避免自己有機會受辱,如果遇到自己可能沒面子的情況,會設法避免。但在近年來層出不窮的抵制親中企業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臺灣人似乎出現了「自找羞辱」的心理偏好。明知硬要企業選邊,企業會選擇打臉臺灣,卻還是不屈不撓逼企業表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背後反應了什麼樣的心態,十分讓人玩味...

外交

【劉大年觀點】俄烏戰爭牽動美中俄經貿關係
【劉大年觀點】俄烏戰爭牽動美中俄經貿關係

俄烏戰爭仍未停火,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也在加碼。最近美國眾議院通過停止與俄羅斯以及白俄羅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ermanent Normal Trade Relations,PNTR),預估未來參議院也會通過,美俄經貿對抗情勢持續升高。

【黃郁媗觀點】崛起中的東南亞
【黃郁媗觀點】崛起中的東南亞

面對中、美兩強的競逐,遊走於抗衡與扈從之間的避險(hedging)已成為許多國家的政策主流,透過與中、美兩強皆保持友好關係,不得罪任一方,也不完全扈從於任一方的方式,以獲取最大的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

【劉大年觀點】臺灣申請加入CPTPP的解析
【劉大年觀點】臺灣申請加入CPTPP的解析

中國大陸日前正式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而臺灣也緊隨其後,正式申請加入CPTPP。

【許劍虹觀點】連結太平洋與海峽兩岸的「飛虎隊」
【許劍虹觀點】連結太平洋與海峽兩岸的「飛虎隊」

在當今美「中」新冷戰尚未退卻的局勢下,共同研究「飛虎隊」的歷史或許能為太平洋還有臺海兩岸的關係帶來緩和。回顧80年前的這段歷史,國軍、美軍還有共軍都曾經為了打擊軍國主義奮鬥。「飛虎隊」不只能化解美國、中國大陸與臺灣三方的對立,還能讓中華民國政府重新奪回對美還有對陸關係的歷史話語權,應該得到國人不分黨派的肯定...

【王如玄觀點】海外性暴力,政府只能兩手一攤?
【王如玄觀點】海外性暴力,政府只能兩手一攤?

發生在海外的性騷擾事件,一句無司法管轄權就愛莫能助嗎?德國僑圈性騷擾事件,讓人看見政府對性暴力受害者的冷漠,對於號稱亞洲性別平等第一的臺灣,無疑是最大的諷刺。

【練鴻慶觀點】法院認證,謝長廷甩鍋害死外交官有根據
【練鴻慶觀點】法院認證,謝長廷甩鍋害死外交官有根據

2018年9月14日,大阪處長蘇啟誠於官邸輕生,以死明志。臺北市議員羅智強發文直指,「就是謝長廷逼死蘇啟誠」,遭謝長廷提告,近日一審判決出爐,謝長廷敗訴...

兩岸

【劉大年觀點】俄烏戰爭牽動美中俄經貿關係
【劉大年觀點】俄烏戰爭牽動美中俄經貿關係

俄烏戰爭仍未停火,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也在加碼。最近美國眾議院通過停止與俄羅斯以及白俄羅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ermanent Normal Trade Relations,PNTR),預估未來參議院也會通過,美俄經貿對抗情勢持續升高。

【黃郁媗觀點】崛起中的東南亞
【黃郁媗觀點】崛起中的東南亞

面對中、美兩強的競逐,遊走於抗衡與扈從之間的避險(hedging)已成為許多國家的政策主流,透過與中、美兩強皆保持友好關係,不得罪任一方,也不完全扈從於任一方的方式,以獲取最大的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

【陳起疆觀點】與張亞中教授商榷「兩岸和平備忘錄」的盲點
【陳起疆觀點】與張亞中教授商榷「兩岸和平備忘錄」的盲點

張亞中教授承諾,若當選國民黨主席,會與中國共產黨進行兩岸和平備忘錄的對話協商,並表示「兩岸和平協定搞定以後,臺灣就有國際空間」。然而,就張教授提出的立論基礎與實質內容,近乎「兩國論」,幾可斷定無法通過檢驗。

【黃介正觀點】從「小平」到「躺平」
【黃介正觀點】從「小平」到「躺平」

中國大陸在40餘年前,揚棄階級鬥爭,試圖撥亂反正,判斷世界大戰一時打不起來,並實行改革開放,引進外資技術,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致力現代化建設,從一窮二白「彎道超車」、「後發制人」,取得富強之榮景。

【廖元豪觀點】統一是夢,民主才是憲法的底線
【廖元豪觀點】統一是夢,民主才是憲法的底線

「兩岸關係」目前是一個難解的結,無論誰執政都很難有重大突破。所以在維持兩岸和平交流的同時,確保臺灣地區的自主與生活方式,基本上是臺澎金馬人民的高度共識。在許多結構突破之前,奢談統獨,不如好好談談疫苗、經濟等更實際的議題。這也是邱義仁說「臺灣任何務實的政治人物,除非瘋了,不然不會推動臺獨」的原因...

【宋磊觀點】兩岸位階高於外交政策
【宋磊觀點】兩岸位階高於外交政策

尼加拉瓜於10日正式與我國斷交,這是蔡政府任內,第八個選擇與中華民國(臺灣)斷交的邦交國,雖然目前仍維持僅剩的十四個邦交國,但能夠延續多久仍屬未知。也許在這個時候,更該重溫錢復先生「兩岸關係位階高於外交」的提醒。

憲政

【陳立誠觀點】繳電費的是不是利害關係人?—離岸風電行政訴訟的最後關頭
【陳立誠觀點】繳電費的是不是利害關係人?—離岸風電行政訴訟的最後關頭

2018年離岸風電兩次招標,過程違法亂記。監察院於2018年12月針對此案對經濟部提出糾正案,經濟部置之不理。

【陳述恩觀點】看看脫歐的英國議會,想想脫序的臺灣立院
【陳述恩觀點】看看脫歐的英國議會,想想脫序的臺灣立院

自2016年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之後,英國脫歐(Brexit)的進程無疑是這3年多來歐洲的新聞大事。簡短的說,因為加入歐盟,來自歐陸大量的合法/非法移民,對英國的社會結構、工作市場都有不可忽視的影響,進而促使英國民眾想要藉由和歐盟「保持距離」,來維持自己在政治上的獨立性。但英國又很難在經濟上完全「割捨」掉歐陸這個相對大的市場,一旦退出歐盟,很可能衝擊國內的經濟表現。更用白的話形容,英國想要讓「人進不來」,就可能得賠上「貨出不去」。這個「切除手術」要怎麼精細的切,讓英國的政治人物們很頭痛。

【蘇永欽觀點】中華民國臺灣─怎麼解讀憲法的國家定位
【蘇永欽觀點】中華民國臺灣─怎麼解讀憲法的國家定位

蔡總統在國慶日的講話,首次使用「中華民國臺灣」的表述,說這是國人目前最大的共識,基本上我也認為這樣的表述並不違反憲法上的國家定位,無論如何總比從前迴避使用中華民國要好得多,只希望不是選前的曇花一現。

【蘇永欽觀點】迎向政治巨靈
【蘇永欽觀點】迎向政治巨靈

五年前有幸應邀和以色列前最高法院院長Barak對談比例原則,我表達的淺見是這個直接和民主多數決內容對撞的原則,才是違憲審查的深水區...

【陳起疆觀點】與張亞中教授商榷「兩岸和平備忘錄」的盲點
【陳起疆觀點】與張亞中教授商榷「兩岸和平備忘錄」的盲點

張亞中教授承諾,若當選國民黨主席,會與中國共產黨進行兩岸和平備忘錄的對話協商,並表示「兩岸和平協定搞定以後,臺灣就有國際空間」。然而,就張教授提出的立論基礎與實質內容,近乎「兩國論」,幾可斷定無法通過檢驗。

【蔡志方觀點】錯誤的觀察,發現了偉大的真理? —對婦聯會的迫害是絕對錯誤之違憲措施
【蔡志方觀點】錯誤的觀察,發現了偉大的真理? —對婦聯會的迫害是絕對錯誤之違憲措施

孟德斯鳩(Montesquieu, 1689-1755)雖對英倫的政治結構,做了錯誤的觀察,卻發現了一項偉大的真理—權力分立(séparation des pouvois),而成為後世民主政治與憲法的基礎...

能源

【李敏觀點】中華核能學會的立場:非核不可
【李敏觀點】中華核能學會的立場:非核不可

七彩能源:煤、氣、核、水、風、光、地熱、……。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七彩能源各有優劣,都有環境與生態的衝擊,也都有健康的風險。能源供應與價格的穩定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臺灣地狹人稠,能源超過98%依賴進口,能源多元化是必要的。贊成核能的人,從不反對其他能源的發展與使用,但是反核者卻堅持將臺彎80%的電力,放在氣與煤兩項均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並導致溫室效應的能源類型。目前幾乎全世界都認為氣候變遷是人類面臨最大的危機,減少能源使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各國能源政策的當務之急,而核能發電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所有發電方式中最低的,則是毋庸爭辯的科學事實....

【李敏觀點】新世代核能電廠
【李敏觀點】新世代核能電廠

先看看全球核能發電的現況:2019年全世界有447部機組在33個國家運轉,總表置容量為39,744.5萬瓩,2020年總發電量為25,835.5億度。全世界有51部機組興建中,總裝置容量為5,376萬瓩。運轉中機組有103部已運轉超過40年,美國已有兩座核電廠4部機組拿到80年的運轉執照。目前興建中的核能機組:中國14部、印度6部、韓國4部、俄羅斯與土耳其各3部,美、英、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烏克蘭、孟加拉各2部。

【陳立誠觀點】台電應修正供電燈號計算方式
【陳立誠觀點】台電應修正供電燈號計算方式

核二廠1號機於本月1日停機後,不幸5日大林電廠5號機跳機,當天用電尖峰出現在太陽光電出力已減半之下午4時,備轉容量率僅6.07%,供電燈號降至黃燈...

【陳立誠觀點】氣候帝國主義—忽視發展差距的減碳瘋
【陳立誠觀點】氣候帝國主義—忽視發展差距的減碳瘋

今日氣候變遷成為全球顯學,全球各地天災及減碳報導無日無之。政客媒體無不為其搖旗納喊,但絕大多數人完全不知道目前西方國家推動的氣候政策對開發中國家極不公平,完全可以稱之為氣候帝國主義...

【李敏觀點】「以核養綠」—邁向碳中和的康莊大道
【李敏觀點】「以核養綠」—邁向碳中和的康莊大道

最近世界新聞常提到全球能源的短缺與能源價格的飆漲,有些新聞報導甚至稱此次能源風暴的衝擊可比擬1970年代初期,石油價格飆升所引發的石油危機。這次化石燃料的短缺是由天然氣開始,擴散到燃煤與石油,衝擊到許多國家。災情最慘重,被報導最多的國家包括中國、英國、印度、德國、黎巴嫩等。風暴中天然氣的價格一度較去年上漲4~5倍。俄羅斯普丁喊話,不以天然氣為武器,威脅其他國家,還可以增加天然氣產量協助歐洲國家。之後,天然氣價格開始回穩,但漫漫長冬是否能順利度過,自求多福走著瞧吧...

【葉宗洸觀點】為什麼大停電?:「能源辦」該面對供電不足的現實
【葉宗洸觀點】為什麼大停電?:「能源辦」該面對供電不足的現實

針對經濟部提送的《513及517停電事故檢討報告》,行政院能源辦公室終於在日前完成審閱,並提出多達十一點的審查意見與建議事項。官腔展現之餘,其中的兩點建議很值得仔細檢視,真心懷疑「能源辦」是不是有話不敢明講...

經濟

【劉大年觀點】俄烏戰爭牽動美中俄經貿關係
【劉大年觀點】俄烏戰爭牽動美中俄經貿關係

俄烏戰爭仍未停火,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也在加碼。最近美國眾議院通過停止與俄羅斯以及白俄羅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ermanent Normal Trade Relations,PNTR),預估未來參議院也會通過,美俄經貿對抗情勢持續升高。

【黃郁媗觀點】崛起中的東南亞
【黃郁媗觀點】崛起中的東南亞

面對中、美兩強的競逐,遊走於抗衡與扈從之間的避險(hedging)已成為許多國家的政策主流,透過與中、美兩強皆保持友好關係,不得罪任一方,也不完全扈從於任一方的方式,以獲取最大的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

【陳立誠觀點】繳電費的是不是利害關係人?—離岸風電行政訴訟的最後關頭
【陳立誠觀點】繳電費的是不是利害關係人?—離岸風電行政訴訟的最後關頭

2018年離岸風電兩次招標,過程違法亂記。監察院於2018年12月針對此案對經濟部提出糾正案,經濟部置之不理。

【劉大年觀點】臺灣申請加入CPTPP的解析
【劉大年觀點】臺灣申請加入CPTPP的解析

中國大陸日前正式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而臺灣也緊隨其後,正式申請加入CPTPP。

【李敏觀點】中華核能學會的立場:非核不可
【李敏觀點】中華核能學會的立場:非核不可

七彩能源:煤、氣、核、水、風、光、地熱、……。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七彩能源各有優劣,都有環境與生態的衝擊,也都有健康的風險。能源供應與價格的穩定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臺灣地狹人稠,能源超過98%依賴進口,能源多元化是必要的。贊成核能的人,從不反對其他能源的發展與使用,但是反核者卻堅持將臺彎80%的電力,放在氣與煤兩項均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並導致溫室效應的能源類型。目前幾乎全世界都認為氣候變遷是人類面臨最大的危機,減少能源使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各國能源政策的當務之急,而核能發電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所有發電方式中最低的,則是毋庸爭辯的科學事實....

【林祖嘉觀點】人均GDP的迷思
【林祖嘉觀點】人均GDP的迷思

不久前,有一篇大陸學者寫的文章,其主要內容在探討大陸第七次戶口普查資料內容,其中顯示大陸沒有任何一個城市的人均GDP超過臺灣,因此作者覺得很遺憾,因為他認為兩岸在不同的制度下競爭,如果大陸有許多城市人均GDP超過臺灣,就可以顯示大陸的制度比臺灣好,因此未來兩岸統一的機會就會比較大。因為該作者在大陸有一些影響力,因此該文引發了不少的討論。

社福

【林彥良觀點】當科技進入偏鄉校園
【林彥良觀點】當科技進入偏鄉校園

科技日益發達,帶給許多人便利的生活,而當科技進入偏鄉校園,改變的不只有偏鄉學子的學習模式,甚至還有其他的意外收穫。教育部近年來所推動的數位學伴計畫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大學生透過視訊和偏鄉學子互動課輔;還有大學的USR計畫,將機器人帶入偏鄉校園與國小學生共學,而我也從這兩項計畫中細細品味偏鄉課輔計畫的箇中滋味。

【須文蔚觀點】要旅行也要造福社區的新世代
【須文蔚觀點】要旅行也要造福社區的新世代

臺師大文學院從2013年開始,提出「跨山越海」的活動,原意希望結合「畢業旅行」與「成年禮」性質,邀請應屆畢業學生壯遊臺灣,藉由划獨木舟、泛舟和登山等冒險犯難的活動,希望學生挑戰自我極限,體驗山與海的美好,也更親近土地、人文、生態與歷史,讓冒險成為一生的養分。但遭逢疫情,近兩年難以舉辦大型活動,於是轉為開放同學旅行,給予補貼,卻反應平平。

【邱瑀庭、陳飽螺觀點】世代、教育的差異與對話:論社工的教育養成
【邱瑀庭、陳飽螺觀點】世代、教育的差異與對話:論社工的教育養成

臺灣愈來愈需要社會工作者,但社工人員的數量不足,勞動條件又不理想。因此,衛生福利部自108年9月宣佈社會工作人員薪資制度計畫,109年1月1日起就正式實施,至今已滿一年。但是「社工專業地位」有沒有實質被提升?社會工作人員有真的領到新制的薪資嗎...

【陳述恩觀點】綠委關心公務員?這不是貓哭耗子什麼才是貓哭耗子?
【陳述恩觀點】綠委關心公務員?這不是貓哭耗子什麼才是貓哭耗子?

日前斗大的新聞標題:「綠委爆…鐵飯碗留不住年輕人」,唯一評語:這不是貓哭耗子什麼才是貓哭耗子...

【邱瑀庭、張郁柏觀點】情緒陪伴不等於社工服務
【邱瑀庭、張郁柏觀點】情緒陪伴不等於社工服務

近期一位臺灣大學社工所學生,以從事社會實驗的心態,於2021年初開始經營「出租孟孟」臉書粉絲專頁。她希望利用自己的社工專長和人格特質來提供情緒勞動給需要的人,並增加自己的收入,也想藉此幫社工們發聲,呼籲社會重視社工的薪資與回捐問題...

【王如玄觀點】海外性暴力,政府只能兩手一攤?
【王如玄觀點】海外性暴力,政府只能兩手一攤?

發生在海外的性騷擾事件,一句無司法管轄權就愛莫能助嗎?德國僑圈性騷擾事件,讓人看見政府對性暴力受害者的冷漠,對於號稱亞洲性別平等第一的臺灣,無疑是最大的諷刺。

教育

【林彥良觀點】當科技進入偏鄉校園
【林彥良觀點】當科技進入偏鄉校園

科技日益發達,帶給許多人便利的生活,而當科技進入偏鄉校園,改變的不只有偏鄉學子的學習模式,甚至還有其他的意外收穫。教育部近年來所推動的數位學伴計畫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大學生透過視訊和偏鄉學子互動課輔;還有大學的USR計畫,將機器人帶入偏鄉校園與國小學生共學,而我也從這兩項計畫中細細品味偏鄉課輔計畫的箇中滋味。

【須文蔚觀點】要旅行也要造福社區的新世代
【須文蔚觀點】要旅行也要造福社區的新世代

臺師大文學院從2013年開始,提出「跨山越海」的活動,原意希望結合「畢業旅行」與「成年禮」性質,邀請應屆畢業學生壯遊臺灣,藉由划獨木舟、泛舟和登山等冒險犯難的活動,希望學生挑戰自我極限,體驗山與海的美好,也更親近土地、人文、生態與歷史,讓冒險成為一生的養分。但遭逢疫情,近兩年難以舉辦大型活動,於是轉為開放同學旅行,給予補貼,卻反應平平。

【廖元豪觀點】高中公民課不是法律先修教育
【廖元豪觀點】高中公民課不是法律先修教育

法律系是第一類組高中生的熱門選項,但每年學測、指考公民科的「法律」部分,總有許多讓法律專業人士看了昏倒的題目。不是極度繁瑣,就是似是而非...

【劉怡君觀點】從他國語言政策,談臺灣雙語教育
【劉怡君觀點】從他國語言政策,談臺灣雙語教育

根據2019年EF全球非英語國家的英語程度指標報告,「超高英語精熟度」(Very high proficiency level) 的國家大多是歐洲國家,如荷蘭、瑞典、挪威、丹麥分居前四名。亞洲唯一進入「超高英語精熟度」的國家是新加坡,名列第五。臺灣則是第38名,屬於「中等英語精熟度」(moderate proficiency level) 的國家...

【汪葛雷觀點】臺灣網民為何要逼華碩表態並自取其辱?
【汪葛雷觀點】臺灣網民為何要逼華碩表態並自取其辱?

正常情況下,正常人都會避免自己有機會受辱,如果遇到自己可能沒面子的情況,會設法避免。但在近年來層出不窮的抵制親中企業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臺灣人似乎出現了「自找羞辱」的心理偏好。明知硬要企業選邊,企業會選擇打臉臺灣,卻還是不屈不撓逼企業表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背後反應了什麼樣的心態,十分讓人玩味...

【邱瑀庭觀點】青年就要斜槓嗎?我為何斜槓,如何斜槓?
【邱瑀庭觀點】青年就要斜槓嗎?我為何斜槓,如何斜槓?

我是一名社工師,也是社工所的研究生,同時還是有烘焙丙級證照的烘焙師,以及蝦皮熱銷寵物用品賣家...

青年

【王如玄觀點】在少年事件路上,國家社會丟包了誰
【王如玄觀點】在少年事件路上,國家社會丟包了誰

「少年案件不再只是個人問題,現在該是社會和國家站出來的時候了。」--韓劇「少年法庭」的對白,道出少年事件的國家社會責任⋯

【楊凱鈞觀點】校安鐘擺傾斜 須及時矯正
【楊凱鈞觀點】校安鐘擺傾斜 須及時矯正

近日,迭傳校安破口事件,警鐘已然響起...

「青年看世界」系列 -【洪定緯觀點】新加坡的「中立」是可以效仿的嗎?
「青年看世界」系列 -【洪定緯觀點】新加坡的「中立」是可以效仿的嗎?

這次出席「亞太前瞻峰會」,新加坡李顯龍總理在回答臺下觀眾提問有關美中臺關係時,直言九二共識是有效的...

「青年看世界」系列 -【洪定緯觀點】與美國智庫的互動
「青年看世界」系列 -【洪定緯觀點】與美國智庫的互動

如今大家關心的問題是,過去七年兩岸關係倒退,九二共識是否還能被兩岸接受(特別是臺灣的執政黨及人民)?是否有跡象顯示北京同意或至少默示「各自表述」...

【汪葛雷觀點】煽動支持者被害妄想症,民進黨真是卑劣
【汪葛雷觀點】煽動支持者被害妄想症,民進黨真是卑劣

任何一個想勝選的政黨動員自己支持者,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但重點還是要適可而止。不應只鼓吹情緒,而不思解決問題的正道。民進黨若繼續放著拉攏在野黨,組聯合內閣等正路不走,堅持在背離主流民意的路上越跑越遠,越跑越快,才真正會實現林右昌的預言:民進黨2026與2028敗選⋯

【施威全觀點】高端白打了,陳建仁是關鍵 民眾枉死,執政者仍自豪
【施威全觀點】高端白打了,陳建仁是關鍵 民眾枉死,執政者仍自豪

「高端白打了」,2022年時許多國人的共同經驗,根據日本、英國、歐盟等國家的規定,臺灣人接種高端的疫苗紀錄無效。即使到今天,世界衛生組織官網上發布的新冠疫苗緊急清單(COVID-19 Vaccines with WHO Emergency Use Listing),列舉了15款疫苗,名單裡面仍沒有高端...

歷史

【許劍虹觀點】連結太平洋與海峽兩岸的「飛虎隊」
【許劍虹觀點】連結太平洋與海峽兩岸的「飛虎隊」

在當今美「中」新冷戰尚未退卻的局勢下,共同研究「飛虎隊」的歷史或許能為太平洋還有臺海兩岸的關係帶來緩和。回顧80年前的這段歷史,國軍、美軍還有共軍都曾經為了打擊軍國主義奮鬥。「飛虎隊」不只能化解美國、中國大陸與臺灣三方的對立,還能讓中華民國政府重新奪回對美還有對陸關係的歷史話語權,應該得到國人不分黨派的肯定...

【賴祥蔚觀點】「六死三留一回頭」的真相
【賴祥蔚觀點】「六死三留一回頭」的真相

幾百年前從福建搭船到臺灣,會有多兇險...

【楊渡觀點】讓七十年前的潮汐,變成和平的祈願 ──古寧頭戰役七十周年祭
【楊渡觀點】讓七十年前的潮汐,變成和平的祈願 ──古寧頭戰役七十周年祭

1949年10月25日,零時30分,幽暗的古寧頭外海,閃動著紅色的光點,守在岸邊的國軍感到奇怪,畢竟這並不尋常。正感到訝異的瞬間,機關槍的掃射響起了。守軍立即警覺還擊。古寧頭戰役,從這一刻打響。

【楊渡觀點】顏鄭開臺,開出東亞兩百年的和平
【楊渡觀點】顏鄭開臺,開出東亞兩百年的和平

今年是顏思齊開臺四百年紀念,但整個政府卻在去中國化的意識形態下,忘祖背宗,假裝看不見。然而,顏鄭開臺卻不只是臺灣的歷史,更影響明清兩朝,乃至改變東亞與世界大歷史的事件。大陸在去年就把顏思齊寫入中學課本,成為教科書的一部份。反觀臺灣,竟自我去勢,把顏鄭淡化,淪為東亞史的邊緣人。

【許劍虹觀點】開啟美「中」國會外交的「飛虎」議長 阿拉斯加聯邦參議員史蒂文斯(上篇)
【許劍虹觀點】開啟美「中」國會外交的「飛虎」議長 阿拉斯加聯邦參議員史蒂文斯(上篇)

今年是飛虎隊成軍80週年,所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中國服務過的美國飛行員,無論是俠義還是廣義的「飛虎隊」,都是當今美國社會公認的「最偉大世代」(The Greatest Generation)。根據美國作家湯姆·布洛考(Tom Brokaw)的說法,二戰世代的美國人之所以偉大,不只在於他們擊敗了納粹德國與日本帝國兩大邪惡軸心,還在於他們參與並打造了戰後的美國社會。

【許劍虹觀點】出生韓國的飛虎英雄希爾(David Lee “Tex” Hill)
【許劍虹觀點】出生韓國的飛虎英雄希爾(David Lee “Tex” Hill)

今年是飛虎隊成軍80週年,所謂飛虎隊從狹義而言,指的是存在於1941年到1942年之間的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而隨著最後一位志願隊員,第3中隊機工長隆松斯基(Frank Losonsky)在去年2月去世,所有的第一代飛虎隊員已凋零殆盡。雖然飛虎隊的歷史已經逐漸為人所遺忘,但許多志願隊的老英雄,對臺灣這塊土地還是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必須為國人所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