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2
【葉慶元觀點】無誠信 政治協議寸步難行
11月15日,喧騰已久的「藍白合」突然露出曙光,雙方在馬英九前總統的見證下,簽署協議,決定透過全民調決定正副總統人選,勝選後並將共組聯合內閣。一時間,大選局勢翻轉,各項民調均顯示,不論是侯柯配或是柯侯配,均顯著領先賴清德...
2023-11-17
【王如玄觀點】大陸籍新住民是永遠的外人?-從陸配參政談新住民覺醒運動
近期有關大陸配偶列入政黨不分區立委引發對立討論,讓我們再度見識到執政黨長久以來只要遇到兩岸問題,便高舉國家安全與意識型態大旗,操弄仇外意識、只為政治利益考量的雙重標準。
2023-11-03
【陳立誠觀點】賴清德能源政策問題百出,應全面修正
上月賴清德在「國家希望工程」記者會發表「第二次能源轉型」政策。賴將蔡英文的能源政策定位為「第一次能源轉型」,所以他提出的是「第二次能源轉型」...
2023-11-08
【衣冠城觀點】波蘭變天給臺灣的啟發
波蘭議會選舉於10月15日舉行,選出眾議院全部460名和參議院全部100名議員。執政黨-法律與正義黨(PiS)慘敗,在眾議院僅獲得35%的選票,而反對陣營則獲得53.5%的選票。由前總理兼歐洲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圖斯克領導的公民聯盟、第三條道路和左翼已承諾組建聯合政府,由於波蘭採議會內閣制,由眾議院多數黨組成政府,所以如無意外,波蘭確定變天,結束PiS八年的執政...
2023-08-28
【亓樂義觀點】「八二三」歷史重現?
「八二三砲戰」是中共發動的第二次臺海危機,也是1955年3月臺美簽訂《共同防禦條約》生效後第一場危機。毛澤東砲擊金門的主要目的,是試探美國協防臺灣的真正底牌,習近平想要統一臺灣所面對的困境與之相同。關鍵是如何面對美國介入...
2023-08-25
「青年看世界」系列-【洪定緯觀點】在愛爾蘭的那束燈光
“Mary, I see the light” 這是拜登今年4月訪問愛爾蘭,在梅奧郡公開演講的第一句話。這句話從字面上或許看不出意思,但其背後的意涵代表著愛爾蘭願意為了移民者/陌生人/難民點燈指引方向。...
2023-10-16
【嚴震生觀點】為何民主黨沒有人挑戰拜登?
根據九月初CNN所做的民調,美國總統拜登 (Joe Biden)的支持度,已從初上任時超過五成,降至不到四成;認為拜登政策的經濟表現造成負面影響的選民,也由前年底的四成五,來到目前的五成八。另外在民主黨黨員或是傾向民主黨支持者中,僅有三分之一支持拜登競選連任,三分之二希望看到另一位候選人代表民主黨。任何人看到這份民調,都會認為拜登連任無望,而民主黨的政治人物或許也希望他能選擇退休,或是希望有人挑戰他,讓明年有更濃的機會贏得選舉,但截至目前為止,這個情形尚未發生...
2023-10-11
【翁履中觀點】備戰避不了戰?以巴衝突恐改變美中關係
當臺灣內部爭辯到底是中華民國國慶,還是臺灣國慶的時候;佔領巴勒斯坦部分地區的哈瑪斯集團,對以色列發動奇襲,讓以色列正式宣戰,使得國際局勢可能出現重大轉變。這場衝突仍在持續當中,但值得思考的是,有美國堅定支持,加上全民皆兵,積極備戰,軍事實力在全球絕對不可小覷的以色列,為何仍然擋不住戰爭?以色列出了什麼問題,而國際局勢又會出現怎樣的變化?同樣面臨戰爭風險的臺灣,在國內政治口水紛擾之外,更應該正視轉變中的全球政治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