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5
【揭仲觀點】中華民國如何避免重蹈烏克蘭太晚動員的覆轍
俄烏戰爭爆發迄今已28天,烏克蘭部隊在各戰線的表現雖說得上是可圈可點,多次擋下俄軍進攻,甚至還在基輔、東北戰線的卡爾可夫(Kharkiv)、南方戰線的尼古拉耶夫(Mykolaiv)與赫爾松(Kherson)等地發動局部反擊,將部分俄軍逐退。
2022-03-28
【蕭旭岑觀點】「兩岸互認主權」的謊言與風險
民進黨蔡英文政府最嚴重的問題是,明明做不到的事情,卻用欺瞞的方式誤導臺灣人。例如說「不會缺電」,事實上能源政策錯誤,造成缺電連連。另外就是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最近說的「兩岸相互承認主權」謊言。
2022-03-30
【王冠雄觀點】俄烏戰爭衝擊全球糧食供應:準備面對即將來臨的糧食危機狂潮
對於近日俄烏戰爭的焦點往往著重於衝突發展本身,或是對於雙方戰略與戰術運用的分析,但是對於戰爭造成的影響並沒有全面而深刻的探討,由已經出現的全球糧價上漲的情形來看,我們不能輕忽全球糧食供應即將造成的衝擊。
2022-04-20
【葉家興觀點】軟實力的硬考驗
上月中,英國知名的品牌價值評估諮詢機構「Brand Finance」發布《2022年全球軟實力指數排名》,根據去年底調查全球120個國家和地區10萬多人,其中包括外交和商務領域的專家,以「知名度」、「影響力」、「總體聲譽」、「軟實力支柱」、「防疫表現」等11個指標,最終得出了最新的軟實力榜單。其中,美國從去年的第六上升至榜首,而中國大陸也從第八上升至第四...
2022-04-09
【黃介正觀點】「國防自主」不只是「自研自製」
「國防自主」就是武器裝備「自研自製」,這個長期以來的邏輯,已經成了刻板印象。其實,「國防自主」還有更高一層的意義:國防戰略與防衛作戰構想的「自主」...
2022-04-08
【黃強波觀點】促轉會敢不敢要求紐約時報、產經新聞下架蔣介石?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正是義大利哲學家克羅齊(Benedetto Croce)提出的著名命題,意思是不論何時何地的歷史均須透過當代人的詮釋才能流傳。所以根本沒有「蓋棺論定」這回事,歷史人物的好壞功過都由解讀者說了算。所以被尊為「萬世師表」的孔老夫子,在老共搞文化大革命時被大批特批,紅衛兵不僅鏟平孔墓,「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石碑也被砸碎,還拉了一票尊孔學者跟在孔子塑像後頭遊街示眾。但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共政權發現孔子可是國之瑰寶,於是又搖身一變,成為文化大使兼統戰工具,在各國開辦「孔子學院」,做為放送大外宣的基地。鄭成功何嘗不是如此?過去他被敇封為「開臺聖王」,現在卻多了「原住民殺手」的稱號...
2022-03-28
【王冠璽觀點】「強迫公開道歉」的違憲困境與出路
2022年2月,憲法法庭於111年憲判字第2號判決主文中表示:「一、民法第195條第1 後段規定:『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所稱之『適當處分』應不包括法院以判決命加害人道歉之情形,始符憲法保障人民言論自由及思想自由之意旨。司法院釋字第656號解釋,於此範圍內,應予變更…。」筆者根據釋字第656號協同意見書之註釋五、六記載可知,日本認為「道歉謝罪」合憲;韓國認為違憲。此外,德國雖不得請求登報道歉,但得請求撤回其言論。
2022-03-24
【張志偉觀點】反質詢完全違反質詢制度之憲法功能
先前因政府開放含萊克多巴胺之肉品進口,於立法院院會中遂成為立法委員質詢焦點。某立法委員質詢行政院長時,遭行政院長多次反問,致使反對黨立法委員多有批評此舉為「反質詢」;嗣後該立法委員復針對全國各地停電一事,質詢行政院長能否承諾一年內不再大停電,亦遭行政院長反嗆「你祖父還承諾反攻大陸」。而立法院長亦表示,與立法院相關的法律,並無禁止反質詢的規定,也未違反議事規則。在此等爭辯之中,應正視的問題正是,質詢與反質詢的概念,在憲法及國會法上應如何評價。
2022-04-15
【楊渡觀點】蔣介石的「另一種凝視」
1949年蔣介石撤退到臺灣之後,仍對胡適敬重有加,胡適支持《自由中國》,推動自由主義思想,提倡獨立思考。1952年,他勸蔣介石要遵行憲政,實施民主,放棄獨裁;12月13日蔣介石日記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