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筆者 - 張郁柏 美國賓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法律碩士

奔騰筆者 - 張郁柏
相信法律應該是溫暖並帶給人幸福的文字,而非冰冷的金科玉律。致力於結合社會科學的人本思想與法律學的理性客觀思維,為台灣的法治環境盡一分心力,並保障弱勢者的權益。希望用自身的努力鼓勵身邊的人們,勇於挑戰現狀並享受對抗世界的樂趣。

時事

【張郁柏觀點】藍白政黨協商,展現政黨輪替的決心

國民黨與民眾黨於2023年10月30日進行政黨協商會議,並於會後發表共同聲明...

時事能源經濟

【張郁柏觀點】歐盟碳關稅上路試行,臺灣準備好了嗎?

歐盟實現2050年「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氣候措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又稱碳關稅),已於本月(2023年10月)上路試行,雖然目前僅要求歐盟進口商提交碳排放相關數據,尚不需繳納費用,但2026年1月起一旦過渡期結束,便會開始實施付費制的碳關稅機制...

時事教育

【張郁柏觀點】擺脫排名的桎梏,拾回頂尖的信心!

近日,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以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等大學法學院,相繼宣布退出《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的排名評鑑...

時事

【張郁柏觀點】考試比投票更危險,你真在乎人民投票權?

2022年的臺灣九合一地方選舉綁18歲公民投票權修憲複決案,將於11月26日舉行,然而,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中選會)卻於近日公告確診、居家隔離等無法外出者不得投票,引發違憲之爭...

時事

【張郁柏觀點】從臺北到費城,在海外念臺灣

踏下飛機、步上美國領土的當下,耳邊不再是熟悉的中文和臺語,而是各式各樣的語言環繞於耳蝸內,多元腔調的英文不絕於耳,西班牙文、法文與義大利文偶爾交雜其中,映入眼簾的也不再只是黑頭髮、黃皮膚的熟悉臉龐,各式各樣髮色、膚色、瞳色的人接連摩肩而過,讓我瞬間體悟到美國「文化大熔爐(melting pot)」的外號從何而來...

時事

【吳佩璇、張郁柏觀點】疫苗在哪?臺灣不要淪為龜兔賽跑中的兔子!

兔子與烏龜在賽場上同時出發,敏捷的兔子在上半場將緩慢的烏龜甩得老遠,兔子心想自己一定會是這場比賽最後的勝利者,便決定先睡個午覺……

時事

【吳佩璇、張郁柏觀點】打造智慧城市,我們的個資被保護了嗎?

「2021智慧城市展」於今年3月底風光舉辦。透過展覽,我們能瞭解最新的城市科技、居家照護等設施發展趨勢,也能透過演講者的分享,啟發對於人類未來生活的想像。本次智慧城市展的主題「智慧物聯網引領智慧城市再升級 ( AIoT Invigorates Smart City )」強調將人工智慧(AI)的技術應用於市政服務,讓人民生活更智慧、更便利,並藉由人工智慧(AI)與物聯網(IoT)的整合應用,推動城市進入「智慧城市2.0(Smart City 2.0)」新紀元。想要達成智慧城市2.0目標,其基礎便是推動者掌握大量的使用者資訊,透過分析大數據來建構出完整的城市服務與體驗,進而改善我們的生活。然而,在追求智慧生活的同時,個人資料的保護措施完善了嗎...

社福

【邱瑀庭、張郁柏觀點】情緒陪伴不等於社工服務

近期一位臺灣大學社工所學生,以從事社會實驗的心態,於2021年初開始經營「出租孟孟」臉書粉絲專頁。她希望利用自己的社工專長和人格特質來提供情緒勞動給需要的人,並增加自己的收入,也想藉此幫社工們發聲,呼籲社會重視社工的薪資與回捐問題...

時事社福

【吳佩璇、張郁柏觀點】90後的我們,何時能見「居住正義」的藍天?

2021年3月上旬,行政院先後丟出兩顆震撼彈,財政部長先表態「暫時不推囤房稅」,隔天行政院通過「所得稅法的修正案(房地合一稅2.0)」,宣示要解決短期炒房的亂象...

時事經濟

【張郁柏觀點】靠天不如靠智慧,臨渴掘井和拜神非長遠之計

2020年臺灣創下56年來首度沒有颱風登陸的紀錄,許多水庫因此沒有足夠的雨水進帳。根據經濟部水利署的資料顯示,2021年3月初,全臺灣有多座水庫的水量低於50%,尤其中南部地區多數水庫的存量預測剩餘天數僅餘60天左右,民眾必須有面臨無水可用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