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筆者 - 邱瑀庭 小太陽社工師、專欄作家、大九學堂二期學員

奔騰筆者 - 邱瑀庭
社會工作是一個以生命服務生命的職業,期許自己以一個專業的角度用溫柔的筆觸寫出對生命的體悟,像一顆溫暖的太陽照亮世界黑暗的角落。
---
北部區域醫院社工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碩士
Facebook:Little Sun Diary 小太陽社工師
Instagram:@littlesun_sw

社福

【邱瑀庭觀點】社工做的不夠?助人工作不該像在走鋼索

9月17日高雄市長陳其邁關切15日父母遇害案件中兩名幼童的教育及照顧問題,結果新聞標題出來竟然是「陳其邁認了:社會局做不夠!夫妻慘死11刀留2幼兒 慰家屬喊檢討」,這無疑是傷害了第一線社工的付出...

青年

「青年看兩岸」系列-【邱瑀庭觀點】同心同行,青春力量-我在江蘇行中的所見所聞

如果你到過中國大陸旅遊,對中國大陸的印象應該會是隨處可見的標語,可謂是充滿標語的世界,在中國大陸各地的慶祝活動中,經常能見到「偉大復興」、「中國夢」、「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等口號,在路上也能看到「做個文明的中國人」,甚至是餐廳都會看到「光盤運動」...

時事

【邱瑀庭觀點】Z世代來臨,職場上的青年貧窮問題

近年來,青年們被高房價、高物價壓得喘不過氣,基本的生存變得不再是每個人的權利,韓國作家高光烈在2021年底出了一本《我們,MZ新世代:準時下班?不婚不生?奉行極簡?帶你秒懂八年級生都在想什麼》,相信八年級生們看了都很有感觸,也許你有認同也有不認同處,不過我身為正中間的八年級生,應該很有資格分享一下...

時事

【邱瑀庭觀點】從「東京奧運」看見「時間」的重要性

常說「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但真正珍惜時間的人又有多少呢?運動員是個和時間賽跑的職業,許多運動員的生涯高峰可能就短短的10年,而奧運這個最高殿堂能站上去的人又有多少...

社福

【邱瑀庭觀點】器官捐贈,傳承生命

近期本土疫情嚴峻,看著每天更新的死亡人數,那對筆者來說不只是一個數字,而是好幾個家庭的天人永隔,上週筆者的曾祖母剛出殯,筆者到殯儀館後有感而發,深刻感受到應珍惜生命的存在,同時也在想是否能讓逝去的生命更有意義。回想到大學時期的一些關於生命的課程,像是醫師與生死、臨終關懷等等。其中提到「器官捐贈」筆者認為是一個相當有意義且值得深入討論的議題。

社福

【邱瑀庭、張郁柏觀點】情緒陪伴不等於社工服務

近期一位臺灣大學社工所學生,以從事社會實驗的心態,於2021年初開始經營「出租孟孟」臉書粉絲專頁。她希望利用自己的社工專長和人格特質來提供情緒勞動給需要的人,並增加自己的收入,也想藉此幫社工們發聲,呼籲社會重視社工的薪資與回捐問題...

社福

【邱瑀庭觀點】當我走在社工路上

又來到了令人喜悅的春季,初春之際是萬物新生的時節,度過了一個寒冬,又是一年嶄新的開始。每年3月的第3個星期二是世界國際社工日,世界各地的社工團體,藉由「世界社工日」,使社會大眾認同社工專業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並且讓世界各地的社工伙伴們藉此機會交流各種文化以及社會挑戰。而大家所熟知的4月2日是「臺灣社工日」,源自於中華民國86年4月2日所頒行的《社會工作師法》。社工日的意義,不只是發揮上述世界社工日的精神,也是社工界的精神象徵...

社福

【邱瑀庭、陳飽螺觀點】世代、教育的差異與對話:論社工的教育養成

臺灣愈來愈需要社會工作者,但社工人員的數量不足,勞動條件又不理想。因此,衛生福利部自108年9月宣佈社會工作人員薪資制度計畫,109年1月1日起就正式實施,至今已滿一年。但是「社工專業地位」有沒有實質被提升?社會工作人員有真的領到新制的薪資嗎...

社福

【林彥良、邱瑀庭觀點】疫情下社會服務的轉變與挑戰

COVID-19(新冠肺炎)在2019年末爆發,經歷了全球疫情最為嚴峻的2020一整年,各行各業免不了疫情的波及,而社福領域也同樣的面臨著許多挑戰。以高雄市為例,2020年因疫情而減少參與社會服務中的社會福利服務志工人數就有3,924人,減少投入人數約占社會福利類一成,而社會福利普遍為各縣市志願服務人數最多的類別...

教育

【邱瑀庭觀點】我在監考台上的480分鐘

110年學測剛結束,這次的學測對於許多莘莘學子來說分外重要,是99課綱的末代學測,也是時代的眼淚,台下考生個個振筆疾書,而我在台上細細品味監考的箇中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