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大選從國際關注的角度來看,真可說是臺灣民主的高光時刻,觀選的外媒、學者都明顯破了紀錄,不過報導的重點還是在凸顯中美臺的緊張關係和兩岸政情差異,對於這個「新興」民主國家選舉過程的熱烈有序普遍給予相當高的評價。但從多場國際記者會的問答,也可看出多數觀察者對我國的政府體制和政治發展現況瞭解仍然有限,少數專家基於禮貌也不會提出尖銳的問題,那些來自類似體制國家的教授,或許還帶著滿肚狐疑回去⋯
2024-01-22
閱讀更多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原則上同意於11月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進行雙邊會面,是當前國際體系兩大強權領導人在經貿外交乃至安全議題上,一系列的摩擦碰撞後的會面,自然引起國際關注...
2023-11-06
閱讀更多美國共和黨總統初選首場辯論於8月23日晚間進行,共有8位爭取提名的競爭者參與,包括川普時期的副總統潘斯、駐聯合國大使海莉、現任的佛州州長迪桑提斯等人,而目前為止在共和黨選民中支持度最高的川普本人則沒有參與以持盈保泰...
2023-09-04
閱讀更多繼五月間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與中共中央外事委辦公室主任王毅會晤後,國務卿布林肯與財政部長葉倫分別於六月及七月訪問北京。一時之間,美中似乎走出了氣球事件以來的負面氛圍,而「去風險、避脫鉤」似乎成為主旋律。美方近期所稱的 “de-risking, not decoupling” ,本文認為若譯為「去風險、避脫鉤」,應較多數媒體所稱的「不脫鉤」更為貼切,主要原因在於美中之間的結構性競爭關係,恐怕不是單方面主觀意願所稱「不」就不會脫鉤,且雙方其實都已逐步將雞蛋放在其他籃子裡,但為盡力避免人為硬脫鉤所可能衍生的成本甚高、結果不確定,故避免硬脫鉤應是雙方現階段共同的目標。
2023-07-12
閱讀更多美國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官方互動,自2022年11月拜習會後又受氣球事件及美臺互動之影響而撲朔迷離。美方似乎希望恢復互動,但中方似乎意願不高,而美方內部各部會對於誰應優先訪中的政治角力,更增添當前美中互動的話題性...
2023-05-05
閱讀更多自2022年2月俄羅斯針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已歷一年,戰事未嘗稍歇,而烏克蘭民眾仍在承受戰爭帶來的不平靜。回顧過去一年的國際情勢發展,基本上可以看出自由國際秩序的賡續與彌新,護持自由國際秩序的國家無分地理近遠,同聲相依地支持烏克蘭抵抗俄羅斯...
2023-03-01
閱讀更多美國第118屆國會於2023年1月3日開議,參議院由民主黨掌握過半多數,眾議院則以共和黨為多數。然眾議院自1月3日至1月4日歷經四輪投票,尚未能選出議長,使得新任議員無法宣誓就職、各項委員會的組成停擺,共和黨議員內部的意見分歧更使得美國民眾對共和黨的治理能力產生質疑。前次美國眾議院未能在第一輪投票中選出議長是1923年第68屆國會,當時共和黨居於多數,但由於黨內進步派的杯葛,歷經9次投票方選出議長。而1855年眾院議長經過133次投票才出線,則是有史以來迄今投票次數最多的一次…
2023-01-06
閱讀更多美中競爭、烏俄戰爭、核武擴散、氣候變遷,與糧食危機等詞彙,不斷地在國際新聞中出現,而這些令人憂慮的消息持續削弱人們對於自由國際秩序的信心,卻也成為國際關係學者持續追求解方的動力。最新一期《外交事務》雙月刊藉由出刊100年的機會,重申其對於促進外交政策議題辯論的雄心,也希望透過對歷史的理解來形塑對未來的想像...
2022-09-09
閱讀更多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仍持續延燒,而中共即將進行20大、美國也將進行中期選舉,有關此等事件發展對於自由國際秩序的可能影響,仍為各界關注焦點...
2022-07-25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