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筆者 - 張登及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奔騰筆者 - 張登及
作者的偏見是喜歡從歷史與結構雙重角度出發,探索國際關係、兩岸關係與地緣政治條件下,人的處境。

時事

【張登及觀點】總統應擱置執政黨主席「脫中入北」政策評論

不過雖然只是以執政黨主席身份,回應學者報告中鏗鏘有力、引人遐思的政策倡議,仍不免有不同立場媒體與評論者或大肆聲援、或極力反對。為什麼呢?一憂因為賴主席畢竟兼總統職,所謂「一言興、一言喪」,人們還是容易擅將主席之言奉為諭旨。再則「脫中入北」之「入北」問題重重,此乃本文所憂之二也…

時事

【張登及觀點】不願面對的事實?多極化、地緣政治與複合國際秩序

在臺灣的言論市場,甚至學術研究成果裡,「地緣政治」與「國際秩序」都是長期被忽略的冷門議題。地緣政治好像早就被全球市場的藍海抹平,國際秩序早就在蘇聯瓦解的那一刻定於一尊。就算次貸風暴與克里米亞危機爆發,國外開始熱議舊秩序可能終結、地緣政治亂象四處蔓延,臺灣也要拖到美中貿易戰乃至新冠疫情後,一系列「輕鬆讀」、「圖解」等等的地緣政治書刊才突然熱賣…

時事

【張登及觀點】升級版川普與2025年美中關係:持久戰或儘速致勝?

川普說「美中可以解決世界所有問題」,此言不虛。但前提是雙方施壓不超過對方無法忍受的底線,同時也能至少形式上維持拜登時期最高層與部會層級禮貌性的溝通對話。可以相信川普有自信,一方面任命極為反華的高層官員執行在貿易、金融、科技、外交、能源、政治各方面壓制中國的戰略…

時事外交

【張登及觀點】國際社會與全球南方

「國際社會」與「全球各國」、「世界各國」是國內與英文媒體常見但濫用的主詞,甚至有些嚴謹研究的作者,也用它們指「世上不確定的多數國家或民眾」,例子從網上司空見慣。比如多年前有報導稱澳洲拒絕收容尋求庇護的難民,引起「國際社會」撻伐…

時事外交兩岸

【張登及觀點】烏克蘭、臺灣與當前大國對抗的「絕對國防圈」

「絕對國防圈」(Absolute Line of Defense)是日本帝國二戰中期,中途島海戰遭遇重大挫敗後,內閣研議制訂的關鍵防禦區。儘管此前日本帝國侵略擴張獲得東亞大陸、東南亞與西太平洋的廣袤區域,但此刻從資源與軍力來看,不僅擴張已至極限,且盟國在海上已轉守為攻。為維護本土的資源獲取、軍工生產、支援作戰與政權生存,日方認為由千島群島、馬紹爾群島、所羅門群島(包括瓜達康納爾島)、新幾內亞、(荷屬)印尼、馬來半島、緬甸到中國東南沿海、華中華北地區、滿州國至庫頁島所連成的海洋與陸地區域,是勢在必守的防線⋯

時事外交

【張登及觀點】權力轉移的虛實與第三次世界大戰

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在與拜登辯論時聲稱,拜登正在把美國拖向第三次世界大戰,理由是習近平、普京、金正恩等都不「尊敬」拜登。歐洲少數親中親俄的首腦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吉(Aleksandar Vucic)近日還聲稱這種大戰快則數月內可能爆發,因為大國領袖已罕言和平而皆在備戰⋯

時事

【張登及觀點】脆弱的護欄,罕見的僥倖?

中華民國正副總統當選人賴清德、蕭美琴就職前夕,包括美國財長葉倫、亞太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等美、中多位高官紛紛互訪,新任大陸防長董軍也首度與美方的奧司汀防長視訊通話。一個月內的頻密互動過程,還穿插了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訪臺、馬英九前總統訪陸實現馬習二會等重要環節。羅森伯格還在國務卿布林肯訪華前夕,多次強調「對賴清德副總統承諾維持現狀表示歡迎」、雖然「手邊沒有(就職)演說的精確文字」,但確信會他在演說將提到「從對抗走向對話」,這呼應了美國一致且連貫的一個中國政策,確保北京與華府對彼此意圖「沒有誤解」,避免競爭走向對抗...

外交

【張登及觀點】慕安會2024:在「雙輸」的時代變局中左右為難

多年來,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簡稱慕安會)向來以相對中立、參與廣泛,與抽象又不乏洞見的大會主題著稱。比如2017年川普上任後,大會主題是「後真相、後西方、後秩序」(Post-Truth, Post-West, Post-Order);2018年會議壟罩在美俄不信任的高峰,主題是「深淵邊緣或懸崖勒馬?」(To the Brink and Back?);2019年美中貿易戰火熱,國際秩序似乎瀕臨粉碎,大會主題變成「誰來收拾殘局?」(Who will Pick up the Pieces?);2020年新冠疫情剛爆發,各國更是一片紛亂,西方集團也焦頭爛額,主題變成一個新造字:「西方性缺位」(Westlessness)。

時事

【張登及觀點】葉門青年運動挑戰繁榮衛士:2024是更加動盪的一年

國際海事保險與風險評級機構勞合社(Lloyd’s of London)與聯合戰爭委員會(JWC, Joint War Committee)在12月18日發布的「戰爭、海盜、恐怖主義海域風險清單」,增列了蓋亞那與紅海海域為高風險區(listed areas)...

時事

【張登及觀點】美攻中守下的高成本國際動態均衡

包括權力移轉論(power transition)在內的當代主流現實主義分析,一般都認為,在無政府狀態下激烈競爭的大國中佔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