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筆者 - 胡全威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副教授

奔騰筆者 - 胡全威
過往喜好閱讀政治哲學,目前則關注在政治修辭上。學習哲學思考是幫助想清楚;強化修辭訓練則是希望說明白。透過「想清楚、說明白」,希望對於當前的公共爭議與政治現象能提供一些淺見,幫助社會可以變得更美好,民主政治可以運作更完善。

時事

【胡全威觀點】民主也可能出現獨裁

近日來,蔡總統突然宣布開放美國含瘦肉精肉品進口的爭議,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英國著名小說家歐威爾(George Orwell, 1903-1950)的《動物農莊》一書...

時事

【胡全威觀點】臺灣民主不該變成偏聽的一言堂

歷史上,讚美民主體制的兩大演說,除了林肯的〈蓋茲堡演說〉,另一個就是《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的伯里克利的〈國殤講詞〉...

時事

【胡全威觀點】美女、帥哥型的政治人物比較容易當選?

今年一月剛選出的立委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有許多面容姣好、英俊挺拔的參選人當選。「顏值即正義」一詞,不僅是在網紅世界通行,似乎也在政治圈中同樣的適用...

時事

【胡全威觀點】疫情恐慌中,也別讓「惡言惡語」傷害了人心

「修昔底德陷阱」一詞,讓《博羅奔尼撒戰爭史》更受到重視。在這本史書中,記錄了古希臘時期雅典與斯巴達之間二十多年的戰爭。在這期間,其中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就是雅典城內突然爆發嚴重瘟疫,造成死傷慘重,影響當時兩強對峙的實力消長...

時事

【胡全威觀點】鬥雞式民主:不要為贏得權位,輸了民主根基

有國際媒體評論,此次總統大選是自2004年兩顆子彈事件後,又再度造謠抹黑不斷,成為「最骯髒」的一次選舉。就以日前的總統大選辯論為例,主要陣營的總統候選人,彼此相互扣帽子、抹黑,製造假新聞。儼然將台灣的民主選舉轉變成鬥雞場,不擇手段地相互攻擊。縱使最後有人勝出,將只是再次戕害台灣社會。

時事

【胡全威觀點】臺灣民主衰敗的始作俑者?

成語中的「始作俑者」,語出《孟子》中記載,孔子說道:「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向來主張口不出惡言的孔子,對於最早提出俑人陪葬主張的人,深惡痛絕,嚴厲指責。這一個成語後來也就指稱惡劣風氣的開創者,本文也是指此意。

憲政

【胡全威觀點】從年改釋憲案談民主政治應有的運作

日前大法官們針對年改爭議,提出781、782、783號三項相關的解釋,簡單的結論可以概括為大法官多數認為年改政策大部分合憲,僅有少部分違憲。解釋案出來後,引起輿論諸多爭議。其中一種批判觀點,就是認為現在大法官的組成成員,較多比例是由蔡總統提名(事實上不是)。因此,僅是為了民進黨政府決策護航之類的作法。

時事

【胡全威觀點】以「國家主權」作為選戰主軸的三大危機

近日來,在野的國民黨舉辦總統初選國政願景說明會,五位參選人除了提出自己政策願景外,也將矛頭指向執政的民進黨政府。舉凡兩岸緊張對峙、經濟困境、青年低薪、能源危機、高齡長照不足、升學管道方式爭議不斷等等。

時事

【胡全威觀點】偉大與不凡:從「真實的」政治人物談起

近來有些政治人物受到民眾熱情的喜愛,其中重要理由,是給人感覺比較「真實」。無論是說話方式或行事風格,相較於以往政治菁英溫文儒雅或被認為「假掰」的形象,許多民眾寧可選擇更「真實」的政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