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筆者



小土娟
小土娟

一位熱愛教育工作的女孩

劉秉叡
劉秉叡

以法律人的理性與中文人的感性,熔煉出對公共事務的熱情。期望在理工時代,呼籲社會對文字、文學和文化的重視。

林倢妤
林倢妤

目前就讀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在課業之餘,希望能夠透過旅遊、閱讀、與人交流,發現新的觀點與體驗。

蔡哲明
蔡哲明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任文教機構企劃總監,曾任科技公司專欄記者、會計師事務所採訪記者、自由撰稿作者。寫作如癡,自2008年迄今已於新聞媒體發表專欄、社論、副刊、詩詞等各類文章數百篇,座右銘為以「黑血代替紅血革命」!

呂啟元
呂啟元

現任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專長領域為憲法、刑事法。曾在台北商業大學、警察專科學校、龍華大學兼課,亦曾在立法院及台北市議會擔任助理。

何日君再來
何日君再來

目前在攻讀碩士學位,在學業與研究之餘,積極的參與各項活動,為大九學堂二期學員,第一次到訪大陸。

馮 灝
馮 灝

畢業於淡江大學英文系全英文組,今年秋季將前往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事務學院亞洲研究所攻讀碩士。從小在中、英文混合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喜歡透過旅行、美食、音樂、閱讀了解世界。期許自己讀萬卷書也行萬里路,透過不同角度去看世界。除了國際關係、政治外,也大力關注兩岸關係,盡我所能的為兩岸交流與和平做出貢獻。

郭晏婕
郭晏婕

教學助理、政治幕僚、中國國民黨第21屆黨代表。現就讀銘傳大學公共事務與行政管理學系,對於公共事務、政策制定等領域充滿熱情,並致力於在這些領域中發揮影響力。期望運用所學知識和實務技能,為社會盡一些微薄之力、帶來正面影響,並持續推動社會進步和公共事務的發展。

高唯恩
高唯恩

一個關心公共事務,除了希望臺灣科技產業可以蓬勃發展外,新興產業可以不落人後,也希望臺灣社會可以更加和諧和進步的理工人。

行在江心
行在江心

生於台北,政治大學碩士畢業,關注兩岸與國際事務

陳淳文
陳淳文

濫竽充數於教席,厭薰蕕一器;雖力求不著相住心,迄今尚難入人我兩忘之境。

邱泰達
邱泰達

「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王陽明心學信徒,一生追求知行合一的境界,愛好文學創作、政治評論以及參與公共事務。在追求真理的路途上也立志於服務群眾;為國家與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真理之路雖與我之間的距離還如此遙遠 ,但我的存在卻如此真實。

陳張培倫Tunkan Tansikian
陳張培倫Tunkan Tansikian

臺灣花蓮布農族人,臺大哲學系博士,曾任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委。研究領域為政治哲學、研究倫理、原住民族研究。近年研究主題包括原住民族權利、原住民族教育、原住民族知識與原住民族哲學等。關注臺灣族群平等議題,常對偏見/歧視、公民教育及原住民族議題發表時評。

衣冠城
衣冠城

政治學科班,研究興趣政治學、社會學、國際關係。曾在大學任教。現為特約主筆、自由撰稿人。

王昱翔
王昱翔

不滿 30 歲的青年,想用自身的筆觸與論點,一點一滴讓社會變得更好,讓公共議題有更多元的討論空間。出生在從小就有網路的年代,想透過網路傳播,讓筆下的文字發揮影響力,時刻提醒政治人物不忘為民服務的初心。

丁伯逸
丁伯逸

喜歡旅遊和棒球,在每次旅途中總是期待能有些不一樣的收穫,並期盼這些收穫能讓自己以及身邊的人事物都能有更好的發展和未來。 雖然主修經濟和財金,但對交通、體育、觀光發展都有些想法想去實現。

李坤隆
李坤隆

大學念的是政治系,研究所重點也是政治理論,論文寫的更是實際的競選策略與紀實,所以對政治事務更多的關注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對於社會現象與生活環境的觀察也變成一種慣性,尤其會將對社會發展的期待化做文字,希望引發更多的共鳴,希望在付出微薄之力的同時,可以讓我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好。 寫作已經是一種生活,這就是李坤隆。

陳國祥
陳國祥

陳國祥為資深媒體人,為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曾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自立晚報與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現為中國時報、亞洲週刊、美麗島電子報、新加坡聯合早報等傳媒專欄作家。

闕志克
闕志克

闕志克博士現任清大資工系合聘教授暨台達研究院院長。闕博士台大電機系學士、史丹福大學電腦科學碩士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電腦科學博士。從1993年到2012年,闕博士在紐約州大石溪分校 (SUNY Stony Brook University) 電腦科學系擔任終身聘正教授。之後歷任世界第一大資安公司賽門鐵克(Symantec Corporation)的核心研究室主任、工研院雲端中心主任及工研院資通所所長。

洪于茜
洪于茜

相信在後真相的年代裡不能從眾,認定真理需要被悉心實踐,不是越辯越明,因此比起用口水廝殺鬥爭,更熱衷於在探索的過程,堅定的走出自己的方向。面向世界,無時無刻都保持一顆好奇的心,親身的體驗它、感受它,並用自己的文字描繪它、理解它,願最終每個人都能對世界施以溫柔的目光。

高孔廉
高孔廉

高孔廉,曾任陸委會特任副主委、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長期參與兩岸事務迄今已有30年。目前擔任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商學管理講座教授。 在海基會期間,多次率團與陸方海協會協商談判,任內共參與九次會談,並簽署19項協議,其中包括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兩岸投資協議、知識產權保護恊議、兩岸三通、共同打擊犯罪恊議以及大陸居民來台旅遊等重要經濟民生事項等。

王伯輝
王伯輝

197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核工系;1974年清華大學核工研究所碩士。 26歲的小夥子進入台電公司,從一個小小的現場品質保證工程師幹起,一路參與核二廠建廠工程,再加入核三廠建廠。 曾擔任台電公司全面品管課課長及台電公司品質處副處長,推動台電公司各單位取得國際標準(ISO)之認證工作。期間赴日本、美國、法國等受專業品質人員訓練! 核四工程開工後,先後擔任核能四廠副廠長及廠長,帶領核四工程師參與建廠、測試等工作。並於,民國103年兼任核四工程處處長帶領核四工程師規劃、執行核四廠,一/二號機封存工作;民國105年於核四廠廠長兼龍門施工處處長任內退休,親自參與核四工地工作長達16年!從核四電廠的興建到封存,興起到衰落,台灣的一頁核電史,總有他的身影。 退休後,將其一生奉獻給台灣核能的故事及感受,寫成短文,名為「王伯輝觀點」發表於風傳媒等大媒體!

亓樂義
亓樂義

美國北德州(UNT)大學國際關係碩士。曾任中國時報大陸新聞中心主任記者,在中國大陸駐點採訪22年。目前在美國自由亞洲電台主持「軍事無禁區」欄目。著作《撥雲見日-破解台美中三方困局》(與林中斌合著)、《三戰風雲-新形勢下的台海危機》、《捍衛行動-1996台海飛彈危機風雲錄》等。

王冠雄
王冠雄

研究專長為國際法與國際組織,積極於透過國際法眼光觀察國際安全議題。

揭 仲
揭 仲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曾擔任17年國會辦公室主任(15年在國防委員會與外交國防委員會)、專欄作家、國防部「110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諮詢委員、國防部「110年國防報告書」諮詢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中華民國國防專題、中華民國南海政策、共軍軍事專題、中共強制外交等。

張志偉
張志偉

講真話,是要付出代價的 - 希望能守得初心,作為知識份子的自由人,說該說的話

陳秉逵
陳秉逵

研究專長為衝突研究、聯盟政治、全球治理、外交政策、南亞國際關係。

賀久高
賀久高

城市邊緣人,常有啣石填海或螳臂擋車之愚行。

梁啟源
梁啟源

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博士。其主要學術研究專長為能源經濟、環境經濟、產業經濟、生產力分析及經濟預測。其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總統府國家安全委員會諮詢委員、總統府科技諮詢委員會委員、經濟部顧問、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中央銀行監事等政府部門諸多要職,並為國內整體能源及發展策略提供諸多良策與建言。現為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暨台經中心研究員、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鄧岱賢
鄧岱賢

曾任: 1.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特約研究員,主要研究兩岸經貿關係與台商經營發展。 2.海峽交流基金會經貿處副處長、處長、參事,陪同海基會各級長官到大陸各地關心台商超過40次以上,非常瞭解大陸台商經營狀況。 3.海峽交流基金會與大陸海協兩岸關係協會第三次至第十一次會談協商代表,非常瞭解兩岸會談與協商事務。 4.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副主任,負責大陸台商聯繫服務工作。 著作:多次在學術期刊與報章雜誌發表著作

王淑美
王淑美

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副教授

余治明
余治明

從事行銷工作,認為『政治』當屬管理眾人的事,不該冷漠對待,期望提筆喚起更多人們對於社會議題的重視,於是寄情文字抒發個人觀點,客觀剖析事件真相。

黃郁媗
黃郁媗

學生,喜愛外交、國際關係領域之外,也喜歡接觸各個不同領域的新事物,希望能夠在此向各位前輩們學習,並與大家交流。

陳起疆
陳起疆

研究兩岸問題三十年,反對任何以統獨進行政治動員的行為。主張兩岸唯有不假外求,不借助外國勢力,停止敵對狀態,平等談判,才能找到出路。

林廣挺
林廣挺

政治和文字工作者,是個才疏學淺、一事無成的邊緣人。但仍希望用有限的能力盡一點微薄的社會責任,紀錄當代臺灣政治的荒謬,讓自覺清醒而苦悶的同好,能夠相互治療、聊以慰藉。

廖雋安
廖雋安

春至時和,百花尚鋪,一段錦繡,好鳥且囀,無數佳音。何況為人在世,幸遇升平,安居樂業。自當立一番好言,行一番好事業,使無愧於今生。(康熙-重構一位中國皇帝的內心世界)

詹宇翔
詹宇翔

主要研究興趣為中國政治思想、網路與媒體識讀,以及兩岸交流,也參與過兩岸學生交流團。 喜愛中華傳統文化的臺灣囡仔,鑽研周易、道家思想、中醫、太極拳等領域,希望透過中華文化找到連接兩岸的橋樑。

張繼瑩
張繼瑩

研究歷史是一種職業,也是一種職志。在歷史研究的天地,找尋人類的幽光。

杜宗熹
杜宗熹

旅居澳洲的媒體人、愛好自由的射手座,做人的原則追求是「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不喜歡做學術工作,但讀過五個領域的書。擁有清大人社學士、台大地理所碩士和澳洲昆士蘭大學商學碩士學位。 當過台媒駐上海特派記者、現為自由撰稿人。喜歡探索中國大陸和分析台灣政經議題,但不喜歡隨波逐流。

張正昀
張正昀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安全研究博士。專長領域為戰略理論、國際安全、開放資料與開放政府。參與過政治實務,待過媒體與資訊服務業。

葉宗洸
葉宗洸

專長為核電廠材料與水化學、核能安全、輻射安全。深信知識分子不能獨善其身,因此長期關注國家能源安全與能源政策,也期待「以核養綠」終能成為「核綠共生」

本田善彥
本田善彥

日本資深媒體人、旅臺作家,中文版著作有「保釣運動全紀錄」、「臺灣人的牽絆-搖擺在臺灣、大陸與日本間的三顆心」

練鴻慶
練鴻慶

念過資訊與經濟,擔任十餘年的政治幕僚,參與四場總統選舉,勝率50%。 小時喜歡據理力爭,現在知道一般人沒有興趣、時間跟心力來了解政治。 希望能夠把訊息變得清楚、白話、正確。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一個很藍的鄉民。

吳佩璇
吳佩璇

致力於知識轉譯,期待透過書寫讓閱讀者感受土地議題的溫度,而非僅只是冰冷的價格。

陳飽螺
陳飽螺

本名陳保穎,長期住在苗栗國,喜歡用畫面來表達故事,透過插圖來分享社工生活。臉書粉絲頁:飽螺社工甘苦便條紙,IG:@bychen01

林彥良
林彥良

熱愛志願服務及公益關懷,運用創新思維籌劃有利於社會之服務。現任國立臺南大學學生會長,曾任學生議員、中華民國各界慶祝108年青年節籌備委員會籌備委員,並曾獲106年全國好人好事代表「八德獎」、109年青年獎章、107年全國敬老楷模、15th保德信傑出志工獎。

李艾忠
李艾忠

自己苦讀,嘗試融會,努力貫通,真愛台灣,討厭發明「台灣價值」的惡棍政治。嘗試用經濟學詮釋社會狀態的變化,執著於以基本經濟理論破解拆開政治文宣包裝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