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時事

【汪葛雷觀點】狼來了 狼來了 賴神又拿中共恐嚇臺灣人了

我們的確受到外力威脅,所以政府與人民平時維持一定程度的警戒,保護國家安全,必要時為國家犧牲奉獻,是理所當然的。但這並不等於我們需要陷入「警報疲勞」中,若有政黨為了一己之力,過度煽動民眾的恐慌心理,最終導致關鍵時刻民眾無法做出恰當反應,這樣的政黨無疑是國家社會的罪人…

時事

【金彥斌觀點】反抗仇視中共,還是大陸人民?

近日,美國政府逮捕在哥倫比亞大學內進行支持巴勒斯坦抗議活動的學生,其中活動領袖哈里爾(Mahmoud Khail),被下令驅逐。哈里爾實際擁有綠卡(永久居民身分)、妻子為美國公民,目前已懷孕八個月,川普政府此舉引發言論自由與驅逐移民的爭議,而哈里爾被逮捕的理由,僅依憑國務卿盧比歐認定其「留在美國將對外交政策帶來『不利後果』」,未有其他法律依據…

時事

【揭仲觀點】國軍為何要實施「立即備戰操演」

鑒於2024年以來,共軍在臺灣周邊的軍事活動已出現明顯改變;為應付這些變化所可能造成的挑戰,國防部規劃從今年起,除年度例行的漢光演習與各戰區輪流實施的戰備月外,將再實施「立即備戰操演」,訓練國軍應對不同型態威脅的能力,並從3月17日至21日,進行首次操演…

時事

【葉慶元觀點】陸配鼓吹武統就驅逐出境?臺灣還是自由法治國家?

近日,陸配網紅「亞亞」因為在抖音帳號「亞亞在台灣」上鼓吹武統言論,遭內政部移民署廢止依親居留許可,不但將遭強制出境,並且五年內都不得再申請來臺依親。亞亞因此將被迫家庭離散,無法與先生共同養育、照顧三名年幼的子女。筆者認為,移民署此一處分顯然是惡意曲解法令,不但違憲限制人民之言論自由,違法將亞亞遞解出境、迫使其家庭離散的結果,更將造成難以回復的損害。亞亞或其家人,除可向內政部提起訴願外,並應即向移民署、內政部或行政法院申(聲)請停止執行,以免緩不濟急…

時事

【李坤隆觀點】在野黨要從谷底反彈,才能保住民主的根基

在大罷免的時代,臺灣的民主制度顯然已經受到極大的挑戰,尤其在未來的幾個月,國內政局的不穩定恐怕是不可逆的趨勢,畢竟執政黨對於大罷免已經定調,連執政黨主席都即將出手,將來國內政壇的腥風血雨絕對是無法避免的結果,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只能自求多福,但是在野黨絕對要有所作為,更應該谷底反彈,才能保住臺灣民主的根基…

時事

【宋磊觀點】川普2.0的時代下,臺灣剩下多少戰略地位?

臺灣向來有「不沉的航艦」稱呼,其具體表現在臺灣位處第一島鏈上的中間位置,冷戰時期,當時美國在亞太地區建構反共聯盟,特地拉攏臺灣成為反共的島嶼,至少在「中」美正式斷交前,臺灣享有戰略地位所帶來的經濟利益與安全,但在1979年元旦,美國的戰略重心轉向,在外交上和中華民國斷交,軍事上廢除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一時間臺灣淪為亞細亞的孤兒…

時事

【何思慎觀點】川普不滿美日同盟給石破「印太北約」機會

美國總統川普6日在白宮向媒體表達對《美日安全保障條約》的不滿,認為美國須片面防衛日本,但日本卻沒保護美國的義務。此議為美日關係投下變數,川普意味二戰結束後日本始終搭美國安全便車,占盡美國便宜,道盡川普對戰後日本的刻版化印象,延續第一任期對美日同盟的態度…

時事

【金彥斌觀點】抗中、親美,欲罷不能

賴清德總統近日為因應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的「對等關稅」計畫,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後,宣布未來三大工作,包含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GDP3%以上,以此先應對川普曾認為臺灣國防支出應提高到GDP的10%的說法,還有「推動國安法制改革防治統戰」以及「持續推動『立足臺灣,布局全球』的經貿戰略,並和友盟國家打造全球民主供應鏈」…

時事

【汪葛雷觀點】迎戰大罷免 侯友宜加油!

藍營為反制綠營大罷免,推出「精準罷免」多席綠委活動,卻出乎意料幾乎全部失敗,對比綠營「32比0」的成績,引起藍營內部一陣恐慌…

時事

【陳立誠觀點】川普上臺,淨零碳排蓋棺論定

川普上臺後在地緣政治上的行動如背棄烏克蘭,擁抱莫斯科。揚言併吞格陵蘭、巴拿馬甚至加拿大,搞得全球驚愕得喘不過氣,極少人有功夫關注川普另一對世界影響更為深遠的氣候政策…